大学生求职深度报道-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求职深度报道-1

大学生求职路上烟花三月,又迎来找工作的高峰期。   招聘会上,汹涌的人潮一年比一年波澜壮阔、触目惊心。据报载,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495万,比去年增加了82万人。急于求职的大学生好似嗷嗷待哺的婴孩,却难以找到一块美味的蛋糕。   求职难,行路难,是什么构成了重重困境?一次次铩羽而归,“我欲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经历,能否动摇你的信念:只要坚持,前方就有属于你的春暖花开? 大学生求职之困境篇   一个女研究生和她的求职日记 找工作的时候,性别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北京为例,一句顺口溜已流传多年,“京男京女,外男外女”,其他均有可能通过奋斗改变,性别却是我们不能选择的。   就读于济南一所高校的女研究生王莉 化名 就对就业时“性别歧视”颇有微词,去年年底至今六个多月过去了,她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3月23日,王莉通过济南时报最先发布了自己的求职日记,以下是其日记节选:   2006年10月5日无法逃避 三年前,为了逃避沉重的就业压力,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考研大军。研究生入学报到那天,大家哑然失笑——自己所在的专业一共25人,19人是女生。一问姊妹们,想法大同小异——本科女生找工作太难,读研后可能好一些。 三年瞬息而过,当我们即将以女研究生的身份毕业时,却发现情况远没当初预想的那样乐观。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招聘会陆续在济南召开,然而较之三年前,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而且“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2006年11月19日招聘会上的争吵   “你没看见‘仅限男生’吗?”在一处事业单位的招聘摊位前,我抱着一丝侥幸心理递上一份个人简历,但被招聘人员挡了回来。 …… 时值4月,记者了解到,王莉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她还在奔波于一场场的招聘会、一家家的公司却未果,日记中的一幕幕还在许多人包括王莉身上重演。不过,王莉已经做好了把求职这场持久战打到年底的准备。   但是为了让众女生免受自己这样的遭遇,王莉呼吁有关部门推动并建立一个平等的就业环境,并有详细的法规细则来保障。 冷门专业雪上加霜   直到开始找工作,张哲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去挤热门专业,选择了冷门专业,毕业之日就是失业之时,此刻,他研究生毕业已一年了,但依然只能带着行李投靠朋友,漂在北京……   张哲就读于北京某高校植物学专业,这个专业一度是人们眼中的热门专业,可由于就业面过窄,近几年的扩招又增加了不少生源,使得就业率每况愈下。   2005年底,张哲就踏上了找工作的征程。他参加了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报名表第二天就被打回来了,理由是“ 专业不对口”,可岗位要求明明写的是“专业不限”……张哲无语了。在2006年9月举行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中,张哲名落孙山,今年3月中旬,张哲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生考试,如果成功,张哲将结束寄人篱下的日子,他选择的新专业仍不够热门,但就业不成问题。   张哲只是众多冷门专业毕业生中的一员,他的经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班上30个研究生同学,最差的去了门头沟一个亲戚家开的销售汽车配件的部门,每个月拿着1000多元的工资。那些已经工作的同学平均月薪不到1800元,不及北京一般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大学生求职之突围篇:清华博士高高兴兴去修车   董冰出名了!   出名的原因是他身为清华博士却去修车! 面对网络上各种戏谑与嘲弄,董冰坦然直言:“北大学生卖肉是被动的,清华博士修车是主动的,我没有给清华丢脸。”   的确,与陆步轩当年卖肉迫于无奈相比,董冰拥有较多的人生选择: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清华大学党委保卫部副部长,校保卫处副处长;原本在北京有房有车,享受处级干部待遇。   是何种原因使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抵押掉房子,蜗居在租来的不到8平方米的房间,另辟“修车”的蹊径?   这得从董冰在清华的经历说起。在亲朋好友眼里,董冰是个极其聪明的人,1995年,经过“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他考上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毕业后他留校了,从最底层的科员做起。那时正赶上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他的很多想法都得到了实现,工作也不断得到肯定,甚至一人兼任六个科长。2001年,董冰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成为清华大学党委保卫部副部长、校保卫处副处长。但自从管理上轨道后,董冰的生活开始变得悠闲,大把的时间耗费在网络游戏上,这样的生活让他开始消沉、厌倦……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2004年董冰选择了考博,并于同年9月被清华大学录取为马克思理论专业博士生。正当大家感叹他前途一片光明时,董冰破釜沉舟,辞去了清华的职务,下海创业。   辞职前董冰并没有告诉母亲此事,母亲知道后哭了。董冰年纪不小了,还没有结婚,现在却把稳定的工作给辞了。“ 可我必须把我所有的后路全部斩断,这样我才有可能成功。”董冰的决心不容动摇。   在“下海”的日子里,董冰前后创业几十回,做过矿泉水,开过饭店、咖啡厅,捣鼓过自己发明的节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