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耕地资源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研究
山东省耕地资源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探究
摘要: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耕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变化,分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山东省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提出了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措施。
关键词: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60年代以来,,,,,,,
1.2.1 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鲁西、鲁北的聊城、德州及鲁中南的菏泽、济宁、枣庄等平原地区的耕地所占比重高,均超过50% ;鲁中和半岛地区的莱芜、烟台、威海和日照等丘陵地区的耕地比重较低(图1) 。
图1不同区域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1.2.2 不同地类的分布及占耕地的比重
全省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在临(沂)郯(城)苍(山)平原、南四湖周围、鲁北黄泛平原, ;(河)泗(河)湖东冲积平原,;,;,
1.2.3 人均耕地面积的比重
2007年,0.082hm2。在全省的17地市中,0.1 hm2的有滨州市、德州市、东营市3个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粮食产量较低的地区;0.082—0.1hm2的有菏泽市、潍坊市、临沂市和日照市;,0.051hm2和0.057hm2,;,0.168hm2和0.122hm2,FAO制定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053hm2的有35县(市区),23(市区)低于人均0.033hm2的人均耕地数量危险线。各地市人均耕地数量见表1。
2.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
2.1 耕地变化的总体分析
1990—2007年,山东省耕地面积由1990年的685.24万hm2持续减少到2007年
表1 人均耕地数量及其在全省的排位(hm2/人)
的632.61万hm2,17年内共减少耕地52.63万hm2,年均减少了3.10万hm2,年均递减率为0.50%。山东省耕地面积的减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上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1990—1999年的低速减少期,8年间耕地减少了21.34万hm2,年均减少耕地2.37万hm2;第2阶段是2000—2003年的急剧减少期, 4年间耕地减少了26.43万hm2,年均减少6.61万hm2,为1990—2006年年均减少量的1.95倍;第3阶段是2004年至今的缓慢减少期,3年间耕地减少了4.85万hm2,年均减少1.62万hm2,为1990—2006年年均减少量的47.80%。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与耕地面积变化过程息息相关。山东省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持续递减趋势。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与全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2.2 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结合山东耕地资源的特点,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东部经济发达区、中部中等发达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以下分别简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中部地区包括济南、淄博、东营、泰安、临沂、济宁、莱芜、枣庄8市,西部地区包括滨州、德州、聊城、菏泽4市。
从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看,耕地分布不平衡。中部地区耕地面积最大,为235. 30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7.20%;西部地区次之,为209.10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3.10%;东部地区耕地面积最少,为181.50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8.70%。从全省17个地市的分布看,潍坊耕地面积最大,为67.14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0.60%;莱芜市耕地面积最小,为5.26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0.83%,前者约为后者的12.80倍。
山东省东、中、西部耕地变化与全省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域又有所差异。①就减少幅度来看,中部地区最大,为27.47万hm2;其次是东部地区为16.97万hm2;减少幅度最小的是西部地区,为14.91万hm2;②就耕地年均递减率来看,中部地区最高,为0.69%;其次是东部地区,为0. 56%;西部地区最低,为0.43%;③就耕地减少的阶段性看,以2001年为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之前,除东部、西部地区1993年变化幅度较大外,总体呈平缓减少趋势;2001年以后,年均递减率表现出加速—减速—加速的波动性变化特征,这与该时期山东经济的波动性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性[4]。
3.耕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3.1 耕地减少过快,后备资源短缺
建国以来,山东省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的减少速度有所减慢,但实际常用耕地仍呈持续减少的趋势。同时,山东省处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土地需求量进一步增大,据该省国土资源厅的最近统计表明,山东省后备资源为50.6×104hm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