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与地貌练习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城市第三中学 岩石与地貌测试题 1、在地质过程中,岩石的组成和成岩顺序的正确关系是( )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物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 (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冷却凝固.下列岩石中,哪一种岩石可能找到化石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变质岩 D 页岩 .有关岩浆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 大理岩等 B 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可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 C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D 岩浆岩是地壳活动的产物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19.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大西洋 D.红海读图,完成~题。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地堑、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一定会形成玄武岩高原 B.我国的长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都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C.火山锥是由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D.由于火山锥是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所以火山高度多在5 000以上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某种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 .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 30.读古诗并回答: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所描述的岩石是 ,按成因属于 岩。 (2)这种岩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叫 。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 地貌。 31.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 2 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 11.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 2 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3 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___地。 5 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何地?假如该地没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又是什么原因? 1.A [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的地区就凹陷,当高山、高原遭受侵蚀时,相邻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一方面高山上的岩石受到风化侵蚀而被破坏;另一方面,被破坏的物质经过搬运在低地堆积起来,又形成新的矿物、岩石。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2.B [板块的碰撞处往往产生海沟、高大的海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