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对比阅读简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常州市 (四)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8-21题。(12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岁赋其二(每年 ) (2)几死者数矣(几乎、多次 ? (3)更若役(更换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冒着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译文:(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 20.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 答: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21.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苛政猛于虎也?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 六.2007年江苏淮安卷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又安敢毒耶?”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 ) 殚其地之出(用完 ) 犯寒暑(冒着 ) 又安敢毒耶(怨恨 ) 20.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D 】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22.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原句:蒋氏? 乡邻? 作用:? 第一组:蒋氏:吾以捕蛇独存 乡邻:非死则徙 第二组:蒋氏:弛然而卧乡邻:岁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蒋氏:盖一岁犯死者二焉乡邻: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衬托赋敛之毒。 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悍吏之来吾乡,------又安感毒耶? 8.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要标一处) (1)虽鸡狗不得安宁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谨慎) ) (2)以尽吾齿(年龄(岁月)( 3)则熙熙而乐(快乐的样子 ) (4)今虽死乎此(即使 ) 10.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 吾恂恂而起 其真无马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 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 又安敢毒耶? 桓侯故使人问之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1.这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驰然而卧(熙熙而乐) ”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