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0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的自觉与文学自觉
2、了解影响魏晋文学发展的要素。
【教学重点】文学自觉
【教学难点】文学概念的演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或讨论
【教学过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一回,文学的列车驶入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要透彻地了解这一阶段(中古前期)的文学,我以为,有三个问题不得不说:首先,文学的自觉。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人们明白了文学究竟是什么。其次,这时的文学为什么是这样一幅样子而不是另一幅面孔?再次,这时的文学到底有何成就?
一、文学的自觉
(一)什么是文学的自觉
质而言之,就是对文学究竟是什么有所认识。这里所说的文学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 (不能保证现在的文学观是未来的文学观)
这一问题,魏和六朝以前的人们基本上没有弄懂,这一时期此问题被基本上认识到的时候,花了近三百年的时间。
或许有些同学会想:“古人真笨。让我来告诉他们吧”。(提问)同学们所说的或许都有道理,但不要嘲笑古人。嘲笑古人岂止是轻薄,简直就是错误。因为:我们的文学观和古人一样,也是相对的。试想如果我们都真正能弄得清的话,为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人皆赶文学潮,而今又有点冷落?为什么有人老说在中文系呆四年,什么都没学到?为什么有人幼稚到希望文学包治百病,不如愿就后悔、抱怨?这些疑问都是没有真正理解文学的表现。 我们所看到的,所说的东西未必都是深刻理解了的东西。 就文学的价值而言也很怪:有时似乎一钱不值:“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李白)有时又价值连城:“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绫歌敌万金”。(张籍)贵贱在于人。古人有古人的想法,今人非古人,安知古人。诚如杜甫所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先秦时,就文学对人生作用来说,不被看重。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汉代,文学的作用一般作政治的工具。如围绕赋的争论。司马迁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听轻也”。这是一般的情形。至于他本人,“所以隐忍苟活,逐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见解高于时人。
魏晋时,文学已经被提到安身立命的高度,和生命价值联系起来: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六朝之后,很多朝代如唐代,文学观在一定程度上趋向倒退,如韩愈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子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也。
(二)文学自觉的标志
1、文学的独立
这里有个重要名词:文笔之辨。
先秦 两汉 南北朝 唐及以后
文学
(诗书礼乐章典文献总称)
例:(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文学(儒、学术) 儒学
文章 文(有韵)——文学特质 诗
文 (特指散文)
笔
笔
笔(无韵)——实用特质
前期见解 后期见解 《金楼子·立言》: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语言),宫徵弥漫(音乐),唇吻遒会(典型),情灵摇荡(感染力)。
《盐铁论》:文学与大夫 《南史·颜延之传》:竣得臣笔,测得臣文
2、文体的细致区分
曹丕四体: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十体;挚虞十二;《文选》三十九大类,仅诗即有 22 小类;《文心》 33 、区分说明重视。 类似例子如:
古代民族对植物特别重视。
例如,马在古代作用很大。昔日分类,今无必要:,岁的马;馯,凶悍的马;馵;左足白色的马;驲:驿马;驳:颜色错杂的马;駓:黄白间杂的马;……
3、审美追求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文学自觉的实质即在此。
不是一般的追求,而是强烈的追求。(以赏花为例)
人都有审美的需求,文章更是如此。此时能把审美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曹丕:诗赋欲丽。
陆机: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济亮,碑披文以本质,诗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烨而谲诳。
萧绎(《金楼子·立言》):见前。
意义:自此以后,文学成为有文学意识的文学,文学理论成为真正的理论,文学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再生。
二、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因素
(一)乱世
乱→生命无常→生死、求仙、隐逸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