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商务复习题(17页)
三 案例题
案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结合国外资金形成了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贸易(出口)结构,在出口创汇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内就业。然而这种贸易与引资方式的弊端已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1)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贸易结构易于导致“比较利益陷阱”;(2)面临其他国家(如东南亚国家)技术含量更高的同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压力;(3)面临贸易对象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4)国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等等。中国的贸易政策和引资政策面临着战略转型。
问题:如何实现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贸易格局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你认为作为大国经济贸易政策与引资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应该是什么?目前调整的思路和对策应该怎样?
问题:1、从双方企业价值链活动的连接上看,海尔与三洋结成的战略联盟主要有哪些类型? 2、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3、从本案例说明理想的合作伙伴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标准?
2?.战略同盟的过程
(?1?)合资成立三洋海尔股份公司
2002?年?1?月,海尔与三洋正式签约,达成合作计划之后,同年?2?月在大阪成立合资公司?“?三洋海尔股份公司?”?(以下,三洋海尔),三洋占?60%?股份,海尔占?40%?股份。主要帮助海尔产品开拓日本市场以及在日本市场为海尔产品的配套采购零部件。目前公司有?23?人左右,其中?22?人来自于三洋,为日本人;?1?人来自于海尔。
(?2?)海尔洗衣机等产品进入日本市场
首次,三洋为海尔贴牌生产?8?万台滚筒洗衣机,先进入日本市场。?03?年?8?月,海尔与三洋一起开发面向日本市场的滚筒洗衣干衣机。海尔的滚筒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正式进入日本市场之后,还有冰箱与有其他产品。目前海尔洗衣机已进入日本大连锁商场,在日本秋叶原等商场位居前列。?2003?年?1?-?7?月海尔洗衣机在日本的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7%?,?1?-?7?月的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43%?。?2003?年?10月起,三洋海尔开始销售由海尔负责结构设计和产品制造的?“?个人洗衣吧?”?(烘干型滚筒式洗衣机)。目前超过?10?家的批发商发售该产品,准备扩大到?15?家。
(?3?)三洋为海尔提供售后服务
提到中国产品?“?价廉质次?”?的印象总是在日本人心中挥之不去。就象过去日本产品在美国的遭遇一样。因此,海尔在日本市场的目的就是要尽快提高产品知名度,创出自己的名牌。海尔的产品销往日本三洋的专卖店和日本大型连锁店,为了不影响海尔品牌创立,又能赢得日本消费者的信赖,三洋为海尔产品提供全方位售后服务的配合,以让日本消费者放心。
(?4?)在银座点亮灯箱广告
海尔灯箱广告牌于?2003?年?8?月?20?日耸立在日本东京银座?4?丁目。东京银座寸土寸金,每平方米价值约?1500?万日元,是世界所有品牌都梦想立足的地方。在日本创中国品牌与日本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吸引海尔付出巨额广告费的动力。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香港铜锣湾被认为是世界四大黄金广告地段,海尔已在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最有价值的地段竖起了海尔广告。
(?5?)三洋在中国的行动
海尔家电产品在日本市场?“?一路好走?”?的同时,三洋电池在海尔销售网络的推进下,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不俗业绩。此外,?2003?年?12?月,青岛海尔工业园的一条全新滚筒洗衣机生产线建成,其产能达到?15万台,专为三洋贴牌生产。三洋利用海尔的渠道在中国市场,销售这些洗衣机。井植敏多次表示,?“?三洋产品要通过海尔强大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三洋在中国的事业?”?。此外,?2002?年?12?月在青岛(黄岛)海尔工业园内,创建了三洋冰箱压缩机工厂,为海尔冰箱配套。
(?6?)与韩国三星共创亚洲标准
90?年代,在移动电话、电脑等领域,一直是以欧美企业为中心制定?“?行业标准?”?,日本企业委身其下。在?“?网络家电?”?领域,三洋、海尔以及三星电子进行通力合作,共建亚洲标准。三家公司于?2003?年7?月在中国上海建立了筹备中心,开发大屏幕液晶背投彩电为中心的网络家电,并统一其标准
3?.联盟基础
(?1?)高层领导的共同经营理念
追溯历史三洋与海尔并未有多少交流,海尔老员工只记得早年,厂里进过一些三洋的小配件。而三洋意识到海尔的竞争力,是在?2000?年,井植敏在中东到处看到海尔产品与广告。三洋与海尔在最短时间结成战略联盟的真正的原因,是?2?个企业高层领导者的一拍即合。据井植敏说,?2001?年?9?月?25?日第一次访问海尔后,感觉到与张瑞敏有着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随后张瑞敏对日本三洋回访时,两位领导者陆续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的交流。在交流中,双方对彼此的企业哲学非常赞同,尤其对所谓企业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理念,看法惊人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