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_金色的鱼钩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板来自于 * 同学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发生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在艰苦的长征时期,闪动着一个个鲜活的光辉的革命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老红军,去拜读他那可歌可泣的故事。 金色的鱼钩 写作背景: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经过十一个省,越过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一路上击溃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金色的鱼钩》写的就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越过松潘草原的真实故事。松潘草原位于四川省阿贝藏族自治州北部,在西倾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纵横300余千米。草原到处是沼泽地,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行人一不小心,陷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了。而且草地的天气变化莫测,忽风忽雨,忽霜忽雪,或者是一场冰雹。这篇文章炊事班长就是在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照顾三个重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3、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颧骨 两鬓 青稞面 搪瓷碗 熬过 唉 收敛 疙 瘩 奄奄一息 抽噎 红锈 quán bìn kē táng gē ta ài yē xiù yǎn liǎn áo 颧骨 两鬓 搪瓷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支吾: 弥漫: 鱼饵: 收敛: 宿营地: 无边无涯: 奄奄一息: 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钓鱼用的鱼食。 (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没有边际。 形容气息微弱。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 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任务,不惜牺牲自己,送小战士走出草地的故事。 接受任务(1、2):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3-22):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23-33):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34):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段落大意 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质疑:为什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显得那么苍老? (在长征途上饱经风霜) 接受任务 “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钓鱼钩。 什么事让老班长“喜出望外”? (日夜为小战士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说明他尽职尽责) 护送病号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当“我”知道鱼的来之不易,以及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 2、“我”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实在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也实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老班长看到这种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说说你对句子的体会) A.我体会到他一定是又心疼又着急,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身子,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B.当他看到战士们喝下了鱼汤,眉头才舒展开,可以看出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 回顾前文 1、课文三次写“哭”,分别在哪里?找一找。 2、这种“哭”对表现老班长高尚品德有什么作用? 第19、22、33自然段 这种“哭”对表现老班长高尚品德有突出 强调的作用,更加表现出老班长的无私 奉献精神。 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