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一轮复习教程解决方案.ppt

2016年高考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一轮复习教程解决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互相争论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就是指学派的数量多 “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2、 “百家争鸣”的形成原因: 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称为“至圣”。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探究活动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古为今用 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 1、儒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 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2、道家: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3、法家:以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4、墨家: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2.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下面是某校一高二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学习和研究宋明理学有关情况: 《赏花》是该学习兴趣小组一成员在学完宋明理学后即兴编的历史情境 一日,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子说:“对,天生的。” 九渊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 阳明说:“对,百花只有我们看到了才是美丽的。”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二)、宋明理学: A.程朱理学 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 B、陆 王 心 学: 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程朱与陆王思想的异同? 同: 都是理学的流派,都是儒家思想的发展。 都是唯心主义,都为维护封建君主统治提供理论支撑。 理即伦理道德。 异: 宇宙观不同: 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道德观和认识论: 理学主张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格物致知,贯通明理。 心学主张通过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为善和知行合一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 : 相同点:①反封建专制; 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不同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 王夫之: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 经 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政 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 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明清之际儒学活跃的社会背景: 1、政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 强化并走向腐朽。 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3、思想文化: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严重束缚人们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1、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材料2: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 从这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材料3: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材料5:“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材料6: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