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的生物学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蘖与成穗 小麦从主茎上长出的侧枝及侧枝上的分枝均称为分蘖。小麦是具有很强分蘖习性的作物。通常在成熟种子胚芽鞘原基的腋部已分化出一个腋芽,即蘖芽原基。小麦在拔节和穗分化开始以前,植株可以分化出大量的蘖芽原基。幼苗生长期的小麦,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株幼苗可以出现数个甚至数十个分蘖,其中一部分,甚至半数以上可以成穗。因此,在一个植株内,分蘖的数量、生长状况对全株的形态建成、生理功能和产量形成都有重大作用。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能不对小麦的分蘖生长和成穗,主茎与分蘖之间的关系,分蘖与群体结构形成的关系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分蘖节及其作用 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小麦的分蘖是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分蘖节并非一个节,而是由很多节、叶原始体、分蘖、腋芽及其生长点密集在一起,形成膨大的节群。通常一株小麦只有一个分蘖节,如果分蘖节基部的某一节间伸长,即构成两个以上分蘖节。分蘖节上节数的多少,与小麦感温性有关,一般冬性越强节数越多。据此可将品种分为分蘖优势型、主茎优势型和中间型。分蘖节在土层的深度受品种、播深、地温等因素的影响,春性品种、浅播、较高地温等条件下,分蘖节较浅。一般分蘖节适宜深度为2~3cm。分蘖的有无和多少,对植株的壮弱、群体结构的好坏和产量构成,均起重要作用。 1.分蘖的有无是麦苗发育好坏的标志,有分蘖的小麦个体,其器官发育也相对好,尤其与次生根的发育有密切关系,由于分蘖节的形成,可以产生较多的近根叶和次生根。 2.通过分蘖来自动调节小麦群体结构。外界变化优越时(水肥和光照充足,空间大)对分蘖的促进有时优于主茎,反之在不良条件下,分蘖首先受抑制。 3.分蘖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一部分,尤其当增产途径以主茎为主,争取一定分蘖成穗,主蘖并重。冬小麦分蘖成穗率为55~70%,春小麦分蘖成穗率为4~6% 以主穗为主。稀植可增加分蘖及成穗率。一定的分蘖成穗可以节省种子。 4.分蘖可以产生更多的近根叶及次生根,从而大量地增加绿色面积,成倍地增加光合作用和吸收矿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使植株和群体积累的干物质增多,形成更高的产量。 5.是冬小麦越冬之条件,冬小麦越冬前在分蘖节中积累贮藏糖类等营养物质,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含糖量越高越好,而只有3~5个分蘖时,分蘖节的含糖量最高。 6.分蘖节内复杂的输导组织,成为联系根系和地上各蘖位,进行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枢纽。 (二)分蘖的发生规律 1.分蘖的名称 小麦分蘖发生具有顺序性、层次性和成比性的特点,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蘖位高低和蘖级先后的差异。为便于区别分蘖着生位置和发生先后的差异,一般以O代表主茎,Ⅰ、Ⅱ、Ⅲ……代表由下至上着生于主茎的一级分蘖的蘖位,胚芽鞘分蘖用C表示。着生于一级分蘖上的二级分蘖,或着生于二级分蘖上的三级分蘖,分别用Ⅰp、Ⅰ1、Ⅰ2、Ⅰ3……和Ⅰ1-P、Ⅰ1-1、Ⅰ1-2、Ⅰ1-3……等表示。每个分蘖的第一片叶为不完全叶,呈薄膜鞘状,称为蘖鞘,常用P代表(图2—11、2—12)。 2.叶蘖同伸规律 小麦各级分蘖在时间上与主茎叶片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称为“同伸关系”。幼苗主茎出现第三叶时(用3/0表示),由胚芽鞘中伸出胚芽鞘分蘖(C),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此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当主茎伸出第四片叶子时,在主茎第一叶的叶鞘内生出第一分蘖Ⅰ。当主茎伸出第五片叶子时,在第二叶叶鞘内长出第二分蘖Ⅱ,以后主茎每增加一片叶,就有与主茎叶数呈N-3的对应蘖位出现。当主茎生出第六片叶时Ⅰ蘖已达三叶龄(3/Ⅰ),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Ⅰp)。分蘖分为一、二、三级。 (三)分蘖的成穗规律 1.分蘖的消长 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条件下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并随主茎叶片的增加而增加,很快进入冬前分蘖高峰期。入冬以后,气温降至0℃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的回升,继冬前蘖位继续发生新的分蘖。当气温回升至10℃以上时,新蘖大量发生,为春季分蘖高峰期。肥水良好,适期播种的麦田,一般冬前分蘖数占70~80%左右,晚播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高峰。如过早播种可能只有冬前分蘖高峰。不论冬春小麦,当主茎进入拔节期,分蘖达到高峰,嗣后即向两极分化,主茎和大蘖迅速生长为有效蘖,发生晚的高位小蘖则生长减慢甚至死亡,成为无效分蘖。一株上无效分蘖的消亡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2.分蘖的成穗 分蘖的成穗取决于有无足够的发育时间和营养供应。与品种特性、蘖位高低、播期早晚、单株营养面积大小、光照状况和肥水条件有密切关系。低位蘖比高位蘖成穗率高。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成穗率高,而冬前晚出现的分蘖和春季分蘖成穗率低。分蘖成穗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在同一密度下,地力水平较高、肥水条件好、管理水平较高时成穗率有所提高。播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