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docVIP

关于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360个行政村,村“两委”干部1592人,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683人。现有村党总支7个,村党支部353个,村书记360人,村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23人。性别结构上,男性349人,占97%;女性11人,占3%。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10人,占2.7%;36—45岁94人,占26.1%;46—55岁198人,占55%;56岁以上58人,占16.2%,平均年龄48.7岁。文化结构上,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193人,占53.6%;高中(中专)学历159人,占44.2%;大专以上学历8人,占2.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我县村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干事创业热情越来越高,村书记这支队伍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肯定。但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基层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相对于新时期的要求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期望,村书记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整体结构不优。一是年龄偏大。全县360名村书记平均年龄48.7岁,55岁以上的58人,35岁以下的仅有10人。二是文化偏低。大专以上学历的仅8人,占2.2%,均为通过成人教育获得;高中、中专学历的159人,占44.2%;初中以下文化的193人,占53.6%。三是技能单一。真正具有一技之长的村书记仅57人,占15.8%。年龄偏大和文化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书记的工作视野、思路和决策。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型、创业型村书记相对缺乏。由于缺乏致富技能,经济发展意识谈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他们一方面自己致富无门,不能带头致富;另一方面,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综合素质不强。一是发展意识不强。一些村书记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求稳怕乱,缺乏敢闯、敢干的锐气,缺少开拓进取精神,跟不上发展步伐。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发展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不宽。二是驾驭能力不强。部分村书记在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容易激化矛盾,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工作中“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办法点子不多。习惯于当“传声筒”、“依葫芦画瓢”,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长远打算。三是民主意识不强。少数村书记民主意识较差,搞“一言堂”,家长制作风严重,重大问题不经村委会、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讨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也影响村“两委”班子的团结。 3、工作作风不实。一些村书记缺乏起码的“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当官不办事,有职不尽责,遇事推诿,碰到矛盾绕道走,对坏人坏事姑息迁就,对群众的正当诉求置若罔闻。少数村书记认为自己是“一村之首”、“一群之长”,高高在上,工作脱离群众,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不能严格执行工作制度,上班只是点点卯,参加会议多、贯彻落实少,处理日常事务多、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少。少数村书记工作中存在处事不公,厚此薄彼,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极少数甚至存在侵占集体利益、损公肥私等情况,在党员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4、工作热情不高。一是经济待遇低。由于地方经济困难、财力紧张,现有的经济政治待遇离村干部的心理期望尚有一定距离,难以真正调动村书记的工作积极性。有的村民戏笑说:“我出去打一日零工都六、七十块,村干部在村里误工一日才得七、八块钱,一日的烟钱都不够”。调查中,村书记普遍认为待遇过低,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待遇标准。二是经济压力大。座谈中,普遍反映目前村里最大的压力是经济压力,基础设施建设上面配套资金缺口大,村级负债相当严重。以黄龙乡为例,在新农村建设和村级公路建设中,10个行政村负债最多的达150万,最少的也有40多万。因为欠债,个别村书记甚至连过年都不敢回家。三是缺乏保障机制。村书记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工作中难免触及他人利益,时常遇到阻力,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一些村书记存在栽花不栽刺、多一事不如少事的消极思想。工作中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拖拉推诿,“推一把、移一步”,对乡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工作被动应付。 5、队伍活力不足。首先,后备干部匮乏。当前农村有文化、年纪轻的党员绝大多数已弃农经商、进厂从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务农的相对较少。一些村也不是没有能人,而是有能人不愿当村书记,村书记地位低、收入低,工作压力又大。而一些没有本事的眼睛盯着当村干部的收入,把当村书记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但这些人往往难以胜任工作。正如一些乡镇党委书记说的“看中的不愿来、愿来的看不中”。少数村存在后备干部备而不用的问题,有名无实,甚

文档评论(0)

tbuu88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