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語文总复习_古诗词阅读解题技巧探究.docVIP

2012年初中語文总复习_古诗词阅读解题技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初中語文总复习_古诗词阅读解题技巧探究

初中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阅读解题技巧探究 【试题回放】 近二年泰州市中考古诗词赏析题 (一)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完成下列各题。(2009年)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 ⑴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归来华发苍颜。 ⑵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 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渲染了词人所处的恶劣环境;“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衬托了诗人凄凉孤寂的感受。 ⑶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词中流露出身居荒村陋室,凄凉孤寂之感,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热情。 (二)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完成下列三题。(2008年)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⑵“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示例一:这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形象生动。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形象地表达了对江城美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用词形象生动。“夹”字,写二溪合流绕城,“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生动地写出了对江城美的赞美之情。 ⑶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流露出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规律点拨】 古诗词鉴赏题型解析 泰州市中考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阅读要求:考查学生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推究近二年的考题,应该是符合以上要求的。试题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对词句的简单理解,如09年、08年第⑴题。 二是对词句妙处的品味,如09年、08年第⑵题。 三是对感情的理解,如09年第⑶题,08年第⑶题。 这些诗词鉴赏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爱国情,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应该说这些题目对初三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很大,但答题结果却是失分严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读得不仔细,二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因此,阅读古诗词,一定要认真阅读,读朝代(把握时代特点)、读作者(学会知人论世)、读题目、读诗词、读注解、读问题,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 在读懂了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要规范答题。就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六种模式,我们主要掌握前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这种情景,并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多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禽鸟。古诗词常见意象见“知识梳理”部分)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意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如下: ①生动形象地描绘诗句展现的景物。找出主要景物,扣住景物特点,发挥联想和想像,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 ②概括景物的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各类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见“专题训练”部分。 答题示例:阅读杜甫《绝句二首(其一)》,回答问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提问变式:请分

文档评论(0)

cwh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