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QEF資優教育學校網絡計劃(D組)講座 2008年6月27日 陳沛田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 總課程發展主任 (資優教育) 以下是過去在一所中學舉行一個教師發展日, 該校教師對以上問題的回應: 多元智能發展Multiple Intelligences (Gardner, 1983 1999) 語言文字 Linguistic 視覺空間 Spatial 音樂旋律 Musical 身體運動 Bodily-kinesthetic 數學邏輯 Logical- mathematical 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自我內省 Intrapersonal 自然博物 Natural 任汝理資優三環理論 Renzulli’s Three-Ring Model 孩子方面 一些資優兒的特質,可能會導致資優兒的發展出現偏差,亦容易惹來別人的誤解。 世界性的取向:多元智能 你在哪方面表現卓越? 智能以潛能形態存在,有個別差異、多元性、發展性 教統會第四號報告書(1990)界定資優兒童為: 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 對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 有獨創性思考; 在在繪畫、戲劇、舞蹈、音樂等視覺及表演藝術方面有特出天分; 有領導同輩的天賦才能; 心理機動能力: 在競技,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均有特出的天分 診斷治療取向 (Diagnosis and treat approach) ? 培育取向 (Education-provision Approach) Identification-led model? Opportunity-led model 資優教育原則 三層架構推行模式 資優教育原則: 採用多元智能概念:資優不局限於智優或績優 資優教育普及化:提升學生的資優面 因材施教:學校自訂機制甄選學生參加校本資優培育課程 運用校本增益或延伸活動:課程和學生無需標籤為「資優」 呼應學校教育目標:發掘及培育學生的潛能,貢獻社會 校本資優教育 每一個學生都具備一定的資優潛質 足夠及適當的外在條件可幫助學生充分發展其資優潛質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2. 科目為本的增潤課程 中文創意寫作 英文創意寫作 科學探究 數學資優培育課程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3. 全校式培育計劃: 人才庫 有系統地發掘校內在不同領域具潛質或有傑出表現的學生,並加以適切的培育 包括「甄選學生」及「培訓課程」兩方面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4. 多元化比賽 II. 第三層次:校外支援 針對具有極高潛能及才能的學生(特別資優學生) 提供校外培育支援服務 讓特別資優學生充分發展潛能 為社會培育各種優秀人才 III. 教師培訓 1. 教師專業培訓課程 (PDP) : 透過不同程度或主題的工作坊、分享會、講座或密集式課程等方式照顧前線教育同工的訴求 .hk/main/tdu/PublicWD/ActListCal.asp?LanguageFlat=1 2. 委託各大院校舉辦的證書課程 (36小時課程): (i) 基礎課程: 培育資優學生 (ii) 進階課程: 資優學生情意教育 (iii) 進階課程: 領導、創意及批判思維 3. 教師發展日 (群集模式) 4. 導師培訓 Train-the-Trainer (擴散效應) IV. 家長教育 家長錦囊 (Parenting tips) 家長電子專遞1 (e-Bulletin for Parents) 家長電子專遞2 資優教育園地 發展校本資優課程的教學資源: 資優教育組 .hk/cd/ge 校本資優培育課程指引 .hk/index.aspx?langno=2nodeID=3165 校本資優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套 .hk/gifted/ttp/main/index.html 數學教育 小學常識及科學教育 情意教育 創意思維 專題研習 中國語文教育 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九龍塘沙福道19號東座三樓 電話: 3698 3472 資優教育夥伴學校 通過各項協作計劃 ,與不同學校積極發展校本資優培育課程。 .hk/gifted/ps/ 參與學校之間的聯繫及交流(成立不同的專家小組、透過學校之間的網絡(具有不同專長)與其他學校分享及交流校本經驗 透過學校網絡模式以中學協助小學發展某個學習領域或範疇如數學、領袖培訓等 5. 未來發展 5. 未來發展策略與路向 籌備更多類型的校長、教師、相關專業人仕的培訓課程 進一步擴展對特別資優學生的校外支援的策略及涵蓋範圍,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