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关于《西厢记》的公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桩关于《西厢记》的公案.doc

一桩关于《西厢记》的公案   一   一直想把康生关于 《西厢记》 的那封信找出来再看一遍,但一直没有找到。近因林凯兄协助,才找了出来,此信竟不是我印象中刊载在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版,而是刊载在1958年6月23日的 《光明日报》 头版――作为要闻刊发,足见重视。这当然不只是因为康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地位,而是同毛泽东当时发动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二   重读一遍,更觉骇然。   记得那时我刚读完大学一年级,学问无多,却正卷入了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大潮。校系两级党组织都在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所谓“迷信”,似乎主要是指对“资产阶级专家教授”的迷信;而“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对资产阶级专家教授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敢想、敢说、敢干。校领导高呼“真理在手,所向披靡”,当时只道是鼓劲儿的壮语,后来渐渐知道,其源盖出于最高领袖。   三   经过了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党内从上到下,都以为已经取得了政治、思想战线“伟大的胜利”。但是毛泽东似乎认为,在学术领域,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仍是“资产阶级”教授掌握着话语权。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不要怕资产阶级教授,不要怕大知识分子。   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就说世界大发明家,往往不是大知识分子,都是青年。王弼二十二岁死,颜回活了三十二岁,周瑜二十九岁、李世民十几岁当“总司令”。到了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说进城以来,相当地怕教授,看人家一大堆学问,自己好像什么都不行。他又一次举证,自古以来,创新思想、新学派的人,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列举了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孙中山、马克思、王弼、颜渊等等,以证明“历史上总是学问少的人,推翻学问多的人”。“文革”中看到不记得什么大学印刷出来毛讲话未公开的记录稿,所举年轻人中还有 《西厢记》 里的“红娘”。   再到5月份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更把讲话精神归结为“破除迷信,不要怕教授,不要怕马克思”。“一切迷信都要打破。”话语出自最高领袖,流传出来,对青年人的鼓动,其力有如大潮,分明感到这是在号召青年人向教授、权威们挑战。   四   要破除的迷信,连马克思都包含在内,匪夷所思。不是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吗?现在看来,那时的毛,鉴于1956年的“反冒进”、1957年的大鸣大放,总觉得有人说话比他还灵,这些人既有党内的,也有党外的。所以,在政治上划定了五十余万“右派”(这是公开的数据) 之后,依然不大放心,决心还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压倒他们。这个“他们”中,当然也会包括党内不赞成“冒进”的人,所以极而言之,连马克思也不要迷信。他大概觉得,只有把这些“权威”搞得颜面扫地,才能如臂使指,得心应手。事后证明,确实达到了目的。当接踵而来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招展时,“权威”们、教授们万马齐喑,举国“一片欢腾”,无论党内党外,再也没有什么话语或力量能够试图为此降温了――不但没有人敢公开反对,甚至私下的抱怨也几近绝迹――后来证明这样被当作“迷信”“破除”的,并非只是“权威”或“教授”,更是对“规律”乃至“常识”的“破除”。它带来生产力的大破坏和此后的全国大饥荒。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只说当时,我们这些学问无多的毛头小子无比兴奋,我们开始批判教授,觉得只要引证毛泽东的著作来与之对垒,便真可以“所向披靡”了。教授专家,不在话下。   康生关于 《西厢记》 的那封信,就在毛泽东一连串破除迷信的讲话后,应时发表了。所以,那时读后,血脉贲张,觉得真个大胆,真个解放。现在回看,他哪里是要谈学术、谈 《西厢》,只是借 《西厢记》 为题,对毛泽东那一系列讲话作出政治上的响应或表态罢了。这就不难懂得,为什么这样一封信会作为“要闻”在全国播发了。   这是政治,而非学术。此后康生在党内的地位日益显要,直到“文革”,一直为毛泽东所倚重,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   康生的信,借王实甫 《西厢记》 与董解元 《西厢记》 的比较,大肆嘲弄了他所谓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教授文人”。全信不长,时隔久远,又不好找,许多人(包括一些在大学讲授或研究 《西厢记》者) 可能未曾寓目,不妨原文照录,分作两截,略加评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编辑组诸同志:   来信收到,黄本董西厢不在手边,等我要回时再告。   黄本的长处,在于序言,其文字并无特异之处,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的六幻本,即是以黄本为底本的。以前我曾就影印本以黄本粗校一次,现将校本送来,就此很易看出黄本面目,也许对校勘工作还有用处。   董西厢与王西厢不同,现有各种版本,并无甚差异。我以为文学出版社不必再在版本校勘上去费工夫,只要将原影印本的几个错字改正一下就可以了。如再弄些繁琐的校勘,对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