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的审美特征研究.doc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的审美特征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培华学院校级课题成果(课题编号:PHK
摘 要:“红色经典”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对红色经典文本的传统研究只是把其放在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来进行。由于“红色经典”特殊的时代性,传统的研究大多是站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某个具体的文本展开阐释,而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去整体把握,所以其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着眼从审美层面去发掘“红色经典”文学的审美价值,以此来反拨以往文学史的政治评价标准。
关键词:当代;红色经典;审美特征
作者简介:徐翔(1981-),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现为西安培华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2
“红色经典”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对红色经典文本的传统研究只是把其放在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来进行。由于“红色经典”的时代性,传统的研究大多是站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某个具体的文本展开阐释,而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去整体把握,所以其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宏大主题”、“宏大叙事”、“英雄情结”是这类作品共同的主题。但新时期以来,随着人学主题和人道主义思潮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红色经典一度被读者和评论家遗忘了,如何让红色经典在当代社会重新被人们接受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着眼从审美层面去发掘“红色经典”文学的审美价值。“红色经典”文学中很多特质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如作品中体现出的对古典文学的传承,对民族化的追求,对民间文化的借用等。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经典作品从新的角度去挖掘其蕴含的审美价值。
一、红色经典与民族化
从本体论看,“红色经典”确实不愧为“经典”。经典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同样,没有“经典”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经典的存在,确实首先有着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因子发生着相互的作用,从而保证这种生成作用自从诞生起便开始了保值与等值的过程。总之,红色经典这种自身的价值是穿越了历史之帷,奠定了自身无限发展的过程。
中国新文学自诞生以来,更多的是强调“欧化”,这是一种现代性的追求,这种风格的创作虽然被认作是进步的创作,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中国特色,并不符合大众需求。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解放区,毛泽东提出了“民族化、大众化”这种观点,情况才得以改善。当时解放区的一些创作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进入当代文学时期后,解放区的传统自然成为当代文学的指导方针。很多“红色经典”自觉把追求民族化作为一种审美价值并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民族化即中国特色,以梁斌的小说《红旗谱》为例,该小说具有强烈的民族化特色。小说取材农民革命战争,题材本身就极具中国特色,从“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运动”、“高蠡暴动”的描写中,看到的是中国农民特殊的斗争道路和斗争方式。小说的发生地冀中平原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赵国的地界。我们也熟悉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发生过荆轲刺秦王这样慷慨悲歌的故事。也许是受到这样英雄先辈的影响,小说的主人公朱老忠身上更多体现出了传统农民英雄的特点,并体现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光彩。同时小说的发生地冀中平原也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所在,在小说中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冀中特有的滹沱河、千里堤、白杨树以及瓜棚柳巷的场景。这些景致和民风民俗洋溢着冀中平原特有的乡土气息。小说《红旗谱》正是把民族化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体现在了小说的创作中,从而使作品具有了超越时代性的审美价值。
二、红色经典与民间叙事
“红色经典”文学所处的时代,是极其强调文学的政治色彩的时代,由于大部分作品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厚,从而导致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欠缺。但有部分作品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如果除掉那层政治外衣,会发现作品在内涵上是充满了文化味的,尤其是远离官方文化的民间文化。相当一部分“红色经典”作品虽然在主题指向上仍然坚持政治性,但在故事内容人物设置上却借鉴民间文化,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
民间文化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它存在于社会底层,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由于产生自民间,这种文化更多带有某种娱乐的倾向,是一种满足底层老百姓精神需要的产物。不同于诗文等高雅贵族文化,民间文化产生自劳动人民手中,而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也就决定了民间文化必须以通俗活泼的形式存在。民间文化有诸多不同的形式,有的可以以物质形式传承如剪纸等;但有的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出现,如民歌、传说、戏曲、评书等曲艺形式。如果仔细阅读十七年时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时俱进 打造权威工具书.doc
- 与木棉擦肩而过.doc
- 与林毓生谈胡适罪错.doc
- 与海明威相见.doc
- 与群山对话(组诗).doc
- 与自身有关的拼图 [三章].doc
- 与茶结缘的唐朝诗人.doc
- 与诗意无缘的地方.doc
- 专业教育出版,“小而美”的大发展.doc
- 专抢金库的悍匪:雷国民.doc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历年真题).docx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培优).docx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