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形象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形象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doc

中国形象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   摘 要:中韩两国相互粘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形象在韩国古典文学中出现普遍性的体现,本文将通过概述中国文化对韩国古典文学的总体影响以及山水景象与人文精神两方面在韩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来说明中国形象之于韩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中韩古典文学;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杜翠芳,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   中韩两国互为海上邻国,地理位置十分靠近,由于古代中国具备较为强大的经济文化实力,而韩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中国的藩属国的身份而存在的,因此中国文化对于韩国整个国家来说都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而我们很容易就能在韩国古典文学中发现这种痕迹,中国形象,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有无数的文人风骨,都在韩国的古典文学中得到了较为鲜明的体现。   一、中国文化对韩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中韩两国自远古时期就已有文化交流的记载,经历了商周、汉唐、明清各代的持续交往,中华文化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整个韩国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在韩国的古典文学创作中,韩国古典文学中的相当部分不可避免地具有中国传统形象的特征。   中国诗歌和小说文本成为韩国文人认识、学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而部分抒情叙景诗则以文人出使途中所见的风景和名胜地以及中国传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题材,金陵、泰山、庐山、西湖、岳阳楼等众多中国名胜在朝鲜时期的文人脑海中已经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朝鲜时期,有不少文学作品直接以“中国”为背景,或者把中国人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这样的作品在韩国古典汉文学特别是小说作品中占到了首屈一指的比重。   不论是当时天朝上国的国威与气度,中国文人的情怀与人格,还是九川大地无数俊美的山川景色,都通过两国之间官方的人员交流和民间文学作品的流传而成为了韩国古典文学的创作源泉,中国形象也出现了与在本国所不同的描写与传承。尽管在某些学者看来,韩国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借鉴研究存在不妥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尽管韩国古典文学中出现了较多以中国为描写和抒情的对象的作品,但其文化作品本身暗暗地体现出了朝鲜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在借鉴中国文学美学和形象的基础上,韩国的古典文学其中也包含了自己的美学观。   二、韩国古典文学中中国山水景象的体现   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申纬(1769-1845),借写中国来写朝鲜。他所创作的诗篇按顺序记录了从辽东至北京途中的见闻、在北京的体验和回程中的所见所闻,堪称记录途中所见名胜地的一本“燕行录”。但是在这些对异国山水的描写中,其中蕴含的却是他内心对于故土的拳拳炽热之情   由于国土面积本身上具有的差距,相较于韩国,古代中国所拥有的更具有自然美的山川秀水成为韩国古典文学中频繁出现的描写对象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尽管以中国景色为描写和抒情的对象,但朝鲜人的思想和情感仍是韩国文学生命力之所在,是无法抹去的存在。   三、韩国古典文学中中国文人精神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文人精神是中国形象的外延,同时也是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深厚的一方面,作为中国古代山水诗派的灵魂诗人,陶渊明,就对韩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山水田园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韩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的创作源于新罗末高丽初,其作品最初的创作意识多是描写山水田园的恬静风光,借其暂时的安静与喜悦来试图消除由于自身境遇而产生的内心的焦虑与悲伤。   韩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直接解读陶渊明形象的文学作品是来自崔致远的《和李展长官冬日游山寺》,其中明确地指出了:“曾接陶公诗与酒,仕途名利已忘机。” 这首诗不仅直接提及了陶公的名字明,并且将其与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意象“诗”、“酒”联系在一起,不谙熟陶渊明作品的人是难以揭示其“忘机”仕途名利于尘世的独特人文情怀。这正是那些回避激化的士祸与党争而躲避在山林与乡村的儒生利用中国文人形象,以借鉴陶公之诗来安抚自身那颗因政治斗争所产生的恐惧与不安的心灵,以在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下,表达对世俗价值的否定与自得地徜徉于山水的情怀。   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更是李仁老等高丽文人在欲仕而不得,欲归而不能的高丽后期,用来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心意结的绝响,至此,韩国古典文学中已经脱离了直接引用陶人之诗,而是尝试着对自己憧憬对象的心境进行更为深入的把握,陶渊明形象也得到了某种理想化状态下的理解、接受与升华。   受到与陶渊明相同境遇的还有楚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屈原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优良品质,对许多世纪以来韩国知识分子的高尚贞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例如,朝鲜第四代王世宗认为, 天下文章 《楚辞》 第一,并认为每个文人都应该懂 《楚辞》。屈原作为中国高洁的义士的形象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