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寻找异方的梦.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异方的梦.doc

寻找异方的梦   摘 要:穆旦1940年的第一本诗集《探险集》收录有《玫瑰之歌》,这似乎表明了他是一位“殉于诗”的“探险者”。本文从对乏味爱情、平庸生活和陈旧观念的突围去探析穆旦的突围之旅,并以鲁迅的反抗精神以及尼采的艺术生理学说作为阐释理论,以深入探讨穆旦以诗歌文本所体现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穆旦 《玫瑰之歌》 突围 反抗   一、前言   穆旦是“一颗始终被浓云遮蔽的星辰,我们只是从那浓云缝隙中偶露的光莹,便感受到了他旷远的辉煌”。中国新诗一路走来,直到穆旦,整个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才成为诗人的思考对象。到这一步,我们要承认,中国新诗抵达了一个新的境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编织在统一的巨轮里,是它的轨道上的一部分。穆旦的《玫瑰之歌》,展现了诗人所面临的乏味爱情、平庸生活和陈旧观念的围困,并努力突围,就像“冬日的种子期待着新生”。   全诗结构整齐,由三首诗组成,每首三节,每节四行。其中,每首之前都有一个象征意味的标题,使全诗形成一种既独立又可连贯的结构。“一个青年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现实的洪流冲毁了桥梁,他躲在真空里”“新鲜的空气透过来了,他会健康起来吗”,几个小标题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具有逻辑性和情节性的内容。   二、围困与突围   (1)对乏味爱情的突围 爱情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她像梦,像彩霞,像彩虹,充满了虚幻的美丽。在人类的生命存在与诗文创作中,爱情,已成了古老而又永恒常新的主题。然而在穆旦的《玫瑰之歌》中,爱情的魅力不再是玫瑰的盛开,而是有了痛苦的味道。   在第一首诗中,青年人在现实中面对爱情,但他感觉这种爱情是如此令人感到疲倦,无法拨动他的心弦,也无法感受到存在的重量与意义。因此,他要去“寻找异方的梦”。   在这个异方的梦里,有碧绿的大野,成熟的果子,晴朗的天空。所有这一切都有着温暖的气息,充满着明朗的色调,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它们在辽阔的天空底下自由自在地生长与发展,无拘无束。青年人希望融入这样的自由自在、充满生机的世界,“那时候我得以呼吸,我要在蔚蓝的天空下酣睡”。   由于长久与痴醉地沉溺于梦境之中,以致当青年人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他不由得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谁说这儿是真实的”?   在这个真实的爱情世界里,有着狭窄封闭的空间――“你带我在你的梳妆室里旋转”;有着中断的交流――“告诉我这一样是爱情,这一样是希望,这一样是悲伤”;甚至连恋人本身的形象也模糊不清,世俗生活的琐碎以及她本人的混乱心绪交织成了涡流――“无尽的涡流飘荡你”。   这一切,让青年人感到生命状态的单调,感到爱情的平淡乏味,因此,尽管“你让我躺在你的胸怀”,却依然感到“窒息的黑影悄悄地爬来”。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使得青年人渴望“异方的梦”,他再也无法忍受“心里常常下着初春的梅雨”。他渴望内心的“放晴”。   这种淡而无味的爱情却往往会磨灭人的个性,消磨人的理想,侵蚀生命的激情。因此,“我期待着野性的呼喊”便成了必然的事。   (2)对平庸生活的突围 谢冕说,穆旦是“那样厌恶那些与高尚心灵格格不入的世俗气”。郑敏说得更明确,穆旦是要用诗歌“唤醒人类对自己走向庸俗的拜物主义文明的反抗”。   可正当诗人在畅想这些美好时,“现实的洪流冲毁了桥梁”,直接把诗人的美梦打破,最后“他躲在真空里”,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自由。在真空中,没有自由,梦境已褪色,感觉就是“病惬而虚空”。“朵朵盛开的大理石似的百合”本来也具有向上的活力,却因为庸俗的现实生活,让它们变得毫无生气,毫无生命力。   在第二节中,穆旦主要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生活:“在那里像一头吐丝的蚕,抽出青春的汁液来团团地自缚;散步,谈电影,吃馆子,组织体面的家庭,请来最懂礼貌的朋友茶会。”在我们看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可在诗人看来却是“团团地自缚”,自己为自己织起了一张挣脱不了的“网”。这里的“网”,是日常平庸生活对人精神上的一种围困、封锁。诗人探求的灵魂、生命的热情让他根本不可能满足于这种生活,他“期待着野性的呼喊”! “碧绿的大野”才是“我”真正的灵魂归宿、梦的家园。   (3)对陈旧观念的突围 40年代的穆旦更加注重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和日常生活习俗,表现出一种要冲出平庸生活的渴望,他没有因失望而沉沦,而是直面现实,努力“寻找异方的梦”。   诗人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开始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惊喜。昆明湖“水色澄碧而温暖,莺燕在激动地歌唱”;诗人的心灵还有更深刻的发现:“一片新绿从大地的旧根里熊熊燃烧。”相对这个新的时代,我们原有的一切已是“太古老了”。古老的东西,虽然仍有美丽动人的余韵,却毕竟是“死的”,我们要从死亡中新生,我们的“颓废列车”必须前进,因为这已是一个“播种的季节”。   “我长大在古诗词的山水里,我们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