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综合.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综合

清明节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清明节的兴盛,宣扬了中国传统中的孝道伦理; 强调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促进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仍然必须不断创新; 惟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努力创新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在你看来,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能保留至今主要是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总是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传统习俗也都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筛选和弃粗存精的过程。 饶平客家道韵楼 梅州客家围龙屋 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认为呢? 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 探究: 在世博会宣传片中你体味到哪些传统文化? * * * * * * 这几幅图反映一个什么问题?? 这符合人们清明祭奠活动的初衷么?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是重家祭轻公祭。家祭体现着亲情,自然无可厚非。可我们在重视家祭的同时,对历史上志士仁人的公祭却越来越趋向冷清。 二是重传统轻创新。各地最传统、最典型的祭祀风俗都是以烧纸为主。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虽然祭祀风俗总被掺杂进新的内容,但堪称文明创新的却鲜见寡闻。 三是重物质轻精神。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祭祀的本质在于精神。 存在的问题 结合这两幅图谈谈你的看法 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中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走出国门,其表现出的凄美浪漫、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全世界。被改编为很多乐器所演奏,成为世界名曲。 1.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意义 2.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创造新生活。 (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及其表现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在今天 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 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国家 对个人 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贵和” “浩然正气” 每逢佳节倍思亲 传统文化的特征 感受文化的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辨证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 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制度相联系 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纽带 顺应社会变迁: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消极作用 孔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重温旧课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她们是来自中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生; 她们能演奏多种中国民乐; 她们着装性感时尚、站立表演,将拉丁、爵士和摇滚融入古典之中; 她们在国外获得空前成功,在国内却遭到骂声一片。 2001年6月,13名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的女孩组成了女子十二乐坊。她们表演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线琴等中国乐器。 直到2003年,制作人王晓京带领“乐坊”转战日本市场,经过成功包装一举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随后在美国的演出和唱片发售也获得空前成功。 然而这一切却不足以让女子十二乐坊

文档评论(0)

yanp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