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峡谷,风经过的地方.doc
峡谷,风经过的地方
大瓦山
英国人欧内斯特?威尔逊带着他的向导和几只猎狗出现在丛林里的时候,是1903年的7月。这个初夏,大瓦山的雾气被阳光蒸发后,形成了大片大片的露水,它们停留在肆意丛生的矮小的杜鹃灌木林上,在空寂的世界里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杜鹃林下,腐烂的银杉树干上,长满了一层层的苔藓,似乎要把整座丛林都覆盖到脚底下。威尔逊的眼睛像被雨水淋湿了一样,显得雾气蒙蒙,他极力透过被树木遮挡的阳光,打量眼前从所未见的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杜鹃,此刻,它们像一张张少女的脸,让丛林变得柔和有趣起来。
在地图上,大瓦山连一个像样的点或者线条也没有,平均
3 236米的海拔在蓝天的遮蔽下,早已被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深深的隐藏。在1903年这个露水深重的季节,威尔逊的闯入如同丛林里飞过了一只迷途的鸟。对于丛林来说,它的出现稀疏平常,细微得犹如一粒尘埃。但对于这只鸟来说,激起的内心震撼却绝非用语言所能形容。威尔逊的职业特性使其在对成千上万种植物迷津般的追寻中,已经迅速嬗变成一名探险家。在经历了蚂蟥与各种昆虫和爬行动物的困扰之后,这名年轻的英国人看到了藏在深山腹地里的人间天堂。
20世纪初叶的中国探险潮流,并没有在清朝末期的封闭制度下合上大门,在死寂没落的国度里,穿梭着西方人身着奇装异服的身影。他们的相机,这个西方新兴文明产生的奇异装备,为我们封建王朝的最后背影留下了难得的回忆面容。在威尔逊的黑白影像里,大瓦山和今天呈现在彩色相机里的形态并无二致,山体的轮廓和植被的丰满,峡谷的深邃与溪流的迂回,都能在今天的大瓦山寻找到佐证的对象。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处在一种与外界隔绝的恒温中,连四季都显得那么不突出,雨水成为白天和夜晚的行者,在树林中寻找自己的栖息地。与这个世界平行的,只有天空,在夜晚之后,它的明亮会重新眷顾这个被人遗忘的大地。
英国人的中国西部之行其实怀揣着另一个野心,寻找一种绝大部分分布在喜马拉雅以及我国西南部的叫绿绒蒿的植物。这种与罂粟同归于罂粟科的植物,不像其属性名字那样暗藏杀机,它外表柔弱,在高山、草甸等苦寒地带忘我地繁衍生殖。它的果实上长满了细细的茸毛,如同凤仙花。在大瓦山,威尔逊暂时忘记了那种看上去孱弱但却坚韧无比,拥有蓝、青蓝、淡黄,或者红等颜色的罂粟科植物。在瓦山的丛林世界里,杜鹃被雨水浸润后饱满的花朵深深刺激了这个年轻植物学家的眼睛,他只能透过远山的薄雾,以及层叠的冷杉林,才能参照出这并不是一个幻境。
在此后的《瓦山与瓦山的植物》里,威尔逊几乎调动了全身的文学细胞,还原大瓦山的记忆。然而,他最生动的描述还是那些朴素的文字记录,植物的分布、瓦山顶的形状、空地上生长着的秋牡丹和樱草,以及那些铺天盖地的杜鹃,远远比他夸张地形容瓦山是一座“世间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更为令人信服。威尔逊的收获是采集了16个杜鹃树种,以及一些稀少的植物类群。
下山的途中,探险者真正的险情才开始降临。来时的山路像一把形状怪异,棱角分明的旋梯,它们隐藏在各种植物的缝隙里,或者干脆露出灰白的骨头,到处是尖锐的锋芒。而山路之下,则是万丈深渊,被浓重的雾气所笼罩。猎狗开始发出恐怖的声音,并不停地向后躲闪。这声音让探险者感到不安,预感到一股不祥之气迎面扑来。
在狗被蒙上眼睛之后,它才和它的主人开始真正安静下来。在他们孤独渺小的身后,是巨大的群山,此刻,它异常宁静,它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肤色洁白的年轻人,会在1908年的夏天再一次对它进行了探访。
绿绒蒿的发现之地距离瓦山并不遥远,在康定的一座高山上,英国人威尔逊见到梦中的绿绒蒿,它黄色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摆动,犹如美丽的少女扬起的裙裾,简直和梦中的一样。
峭 壁
在大峡谷的峭壁上,那种蓝色的成片的小花朵曾经一度让敏感的我误以为就是绿绒蒿。在我真正抵达峡谷腹心的时候,我看到了它的身体,相互缠绕,藤状的躯干击碎了我有关绿绒蒿的猜测。
在这个全部由古生代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和白云岩组成的世界里,石头既是骨骼又是身体。它仿佛被什么利器中伤过,裸露出它的全部不幸。在植被丰满的四川盆地,金口大峡谷呈现出一种另类的姿态,它衣不裹体,即使长着植物,也是那种独立的树种,它们并不完全交融在一起,形成山体的天然屏障。对于峭壁,岩石就是屏障,谁都无法剥夺它的任何权利,除了风和时间。它们几乎挡住了外面的阳光,只剩下天空,让深处其间的人感到时光的不可捉摸。
玄武岩和白云岩是时间的遗留物,和生长于遥远世界里的桫椤并不一样,它们表情凝重,让人心生畏惧。这样的面容与表情与出生有关,在人类无法想象,甚至无法通过科技还原于影像的地球裂变中,它们经历了火与燃烧。在这样的石头面前,人的心灵不堪一击,峡谷的峭壁向我们述说了一个存在的基本事实,世界的永恒只有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