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谢你,圆我文学梦.doc
感谢你,圆我文学梦
风雨征程,内蒙古文联迎来了60华诞。值此欢庆之际,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愿内蒙古文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内蒙古文联对我这样一个基层文学爱好者,最直接的关爱是从2009年的秋天开始的。从那以后,我一步步迈入写作者的行列。可以这样说,是内蒙古文联帮我圆了我的文学梦。
2009年8月一个流火的下午,我接到乌海市作协主席张宝桥的电话。他告诉我: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大学将联合开办以文学创作和研讨为主要内容的作家班,现面向全区12个盟市招生,前提条件必须是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和有公开发表20万字的作品。你发表了挺多作品,不如报名试试吧。这个机会很难得,内蒙古大学在25年前曾创办过类似的文研班。听说还是公费上,像你这样没有工作的,连住宿费也不用交。而且,你还能得到生活补贴……
放下电话,我的心开始“怦怦”狂跳。系统地学习文学创作,让我肤浅的写作实践和专业的创作理论相对接,并且还在区内一流的大学学习三年,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啊!我曾无数次地幻想过的梦境,现在终于看到实现的曙光了。
于是我去报名,寄相关资料,摩拳擦掌准备笔试。
我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两个娃娃的母亲。因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天灾,不得已才来到乌海这座沙漠小城打工谋生。只因为喜欢写作、读书,只有高中文化的我,在得知小城有个《北方作家》的文学杂志后,就把自己打工间隙写下的文字,投给《北方作家》编辑部。可能是我真情实感的文字打动了编辑,我的稿子便经常被采用。和张宝桥主席的相识,也是先从《北方作家》上看到他的诗歌,后来才经人介绍认识的。
那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自从投稿给《北方作家》后,我的命运便与文学息息相关,或者说我与文学从此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笔试在我的翘首期盼中姗姗来临了。
我记得那时已是9月。9月的小城,早晚已经有些凉意。参加笔试的那天早晨,还落了场微雨。我等14路公交车去往考场时,从阴霾中羞答答地探出半边脸的红润润的太阳,细亮的汗毛上仿佛还带着刚刚沐浴过的湿漉漉的潮气。雨后的天空,是那么的清亮和蔚蓝,像用水洗过似的。空气中弥漫着小城特有的葡萄馥郁的甜香,深深吸一口气,仿佛五脏六腑都能被这味道所迷醉。路边的杨柳和槐树,婆娑成另一种风景在微凉的秋风中频频向我招手,好像在说:你一定行!
望着从南加油站方向开来的14路公交车,我像即将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对自己加油打气――就拼这一回了。行就行,不行就再也不写了。
9月底,我得知自己考上了内蒙古大学2009级文研班。
开学报到前,亲戚对我说:年轻时还没上过大学、还没当成作家,老也老了,出啥风头呀?不怕那些大学生娃娃笑话?学习三年,误多少钱呀……
也有人鼓励:去吧,盼了这么多年,也许真能有所突破呢。
儿子说:妈,我上大学时,是你供的我;现在我毕业了,能自立了,圆你自己的梦去吧。
10月10日上午,我带着坐了一夜车的疲惫来到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眺望着高高肃穆的主楼,我不禁热泪盈眶。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因为自己坚持不懈地对文学的追求,人到中年竟然能来自治区最高学府深造。
其时,内蒙古大学校园秋意浓浓。所有的植物都披上了薄翠轻红的外衣,桃李湖清澈的湖水里倒映出蓝天白云和湖畔秋色的旖旎及男女学生潜心阅读的身影,像一幅水墨画,流泻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偌大的校园静谧整洁,少有行走的步履,也轻捷而匆匆。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也有了与文联领导们面对面沟通学习的机会。时任文联党组书记里快老师不久就给我们开讲了长篇小说的创作讲座。可以这样说,我的长篇小说《猫眼》最终能够成型,得益于里快老师的谆谆教诲。那时,我经常在课后想:原来,长篇小说的创作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啊,当初自己也真够大胆――有了素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敢写长篇小说,真是无知者无畏,可见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和幼稚。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当初走进文研班时自己颇为趾高气扬的浮躁,开始沉淀为每天课后频繁往内大图书馆阅读的身影。
后来,除了内蒙古大学德才兼备的教授们给我们上课外,当时的宣传部领导吴团英、温都苏,文联巴特尔主席、作协官布扎布主席、宋生贵副主席等都前来给我们上课。课间同学们和各位领导谈笑风生、共同畅想内蒙古文学创作前景时,各位领导们的随和与亲近,让我觉得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学,一定会再现新的辉煌,因为有这么优秀的领导为作者们铺路搭桥、谋求发展,内蒙古文坛将来一定会开出姹紫嫣红的缤纷花朵。
与此同时,由内蒙古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草原》杂志也走到了我们中间。2010年元旦,《草原》杂志的工作人员与我们汉文班全体同学共度新年。当时,主编《草原》的尚贵荣老师与副主编任建老师及其他编辑老师逐一为同学们敬酒,送上他们真诚的祝福与期待,我们在私下悄声说:咱们写不出好作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