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德国小伙看中国.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小伙看中国.doc

德国小伙看中国   微博上感受中国   2005年,德国某大学汉语系学生雷克到北京电影学院做交换生学习摄影,那个时候,奥运会即将举力,北京各方面的变化简直不可思议,就在那段时间,他萌发了徒步旅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念头。   2007年11月9日那天,是雷克的26岁生日。他开始出发,准备从北京走回慕尼黑。   上路后,雷克碰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大部分跟天气有关。2008年的1月特别冷,那时候他正行走在山西,那一天,他在山里迷路了,眼看天快要黑了,只能搭帐篷过夜,雷克在暴雪寒风中搭帐篷,帐篷还没有搭好,他都快要冻傻了,好在最后,他成功地钻进了帐篷,度过了漫漫长夜。   不过,跟一路上的风景相比,雷克印象更深刻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有一次,他走到一个小村庄,大晚上,只有一个小卖部的灯还是亮着的,雷克进去问当地有没有宾馆,老板说没有,雷克郁闷地往门外看,不知道去哪睡觉。突然,老板把自家的钥匙拿过来递给雷克,说,那边是我家的房子,你过去睡吧,我和阿姨反正在店里,明天见!那一刻,雷克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或许就是这段行走在中国的经历,带给了雷克太多美好的感觉,若干年后,他成了微博红人,每天评论在中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事件,他站的角度是比较中立和客观的,心态也很平和,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后来,这场旅行被雷克制作成了纪录短片《最遥远的路》,在德国播放后,引发了强烈的反响,2012年,同名图书在德国出版。   2013年,雷克的这本书出版了中文版,名字叫《徒步中国》。这个德国人就这样第一次在中国火了起来。   回到德国后,雷克发现,在他的脑海里,“中国”两个字已经深深扎下了根,他想念中国,好在很快,他找到了一个继续了解中国的方式――微博。   雷克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有一次,他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从23个细节感受德国人的严谨,体会德国的崛起。”下面放着一串图片和解说词。   雷克实在忍受不了了,开始反击:“飘过的德国人表示,这些图片和解说词大部分应该属于笑话吧?不可能有人把它当真。这不是严谨,是变态……”雷克继续说,“拜托大家不要给我发那些令人恶心的微博,什么一年173天上班,什么德国人不允许学前教育……他们不了解德国,估计连自己国家也不了解,请别转发给我了。”当然了,微博的最后,严谨的雷克没有忘记加上这样一句,“我跟别的德国人无关,只代表自己。”   有一天,地产商任志强转发了一条微博“德国人信奉的五大哲理”。   雷克看到了,又开始反驳:“这位任志强先生发的微博,我作为德国人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一套,德国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不是这些,这些都是虚假的消息,没有经过核实的,很少有人提到真正值得学习的经验。”雷克之所以反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少人拿德国说事,其主要目的是骂自己人,为什么不直接骂呢,为什么要扯上别的国家照镜子?这或许是一种不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克渐渐认识到,微博是不少中国人发泄和认识自己的地方。比如对于公共交通问题,微博上的议论就非常多。看多了,雷克也开始发声:北京之所以堵车,是因为北京开车的人实在太多了,一是公共交通还没有发达到处处能及,而且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有自己的车,所以非要自己开车,无论有多不方便;另一个原因是,在北京开车还不够麻烦,德国人口跟中国东部差不多,车也相当多,但城市居民多数不开车,为什么呢?因为油价高,而且城里停车位不仅难找,收费还巨高,北京就不一样,政府部门对老百姓在交通方面向来都太温柔……这样的话,让一些网友感觉到了不舒服,不少网友开始骂他,说他不懂中国。   对于这个责骂,雷克并不认同。比如对于空气问题,北京人抱怨也很多,但在他看来,这跟德国还是不太一样,“德国老百姓不仅是关注环保问题,他们还有行动。虽然只有政府才能管制污染,但污染不是政府搞出来的,你我他要求油价更低,你我他天天开空调,你我他非要开自己的车,这些都是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你可以告诉自己,不用坚持开自己的车,也可以坐公交车,你可以要求政府让城里的停车场更贵,你还可以要求将垃圾分类处理……”   2014年,雷克又一次出书了,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特色》,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他评论中国的社会事件。这本书让雷克在中国再一次成了红人,喜欢他的人更加喜欢他, 不喜欢他的人更加反感他。对这些,雷克看得很淡,无论人家喜欢还是反感,都不影响他过自己的生活。   雷克有话说   雷克发现,仅仅在微博上评论中国的社会事件,还是不太过瘾,他想找一种更加好玩的方式,做评论。他想到了视频,于是,他开始用微视来进行评论。   近两年,对年轻人在大都市里打拼的评论非常多,说他们是“拼一代”――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理想离开家,在外面要么上班要么上学,这些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很大,所以要拼搏,同时,他们在生活中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