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科学之比翼双飞.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amp;科学之比翼双飞.doc

文学科学之比翼双飞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仔细研究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就会惊讶地发现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有所渗透,有所体现。在文学方面,尤其是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作品均受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进行创作。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和体现。   关键词:文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 人文关怀 统一   对于文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解读。既可以将其视为业余消遣,用来陶冶情操,丰富内涵,提高修养;也可以对其深入研究,进行专业鉴赏,继而上升到文学理论的高度。但是很少有人会把文学与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想到一起,一个是思想文化方面,另一个是社会生活领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东西又怎么会有联系呢?其实不然,事实上不少文学现象都可以用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来进行阐释,甚至在进行文学鉴赏、研究时,这些方法论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将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反映。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存在,并反映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1}而人的生活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节点和归宿点是人,所以文学应是塑造“丰富的人”和“完整的人”,高尔基称文学也是一种“人学”{2}。   但凡好的作品,都大致符合这一点,人文关怀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总主题。人文主义虽然肇始于公元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但其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却是“与生俱来”的。从希腊诸神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非善恶,展现了人类的自我观照,到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作家讴歌“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都充分表达了对人的肯定。再翻开我国文学史: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苏轼、陆游、辛弃疾,哪一位名垂青史的诗人没有留下他们忧国忧民的伟大诗篇?关汉卿的戏剧大多献给了社会底层弱女子,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至今仍在艺术舞台上回荡。《红楼梦》的不朽魅力主要不是来自爱情故事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美好事物被摧残被毁灭的无限痛惜。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小说的人文精神最为深厚,透过他那冷峻的笔调,从麻木的闰土、愚昧的华老栓、不幸的祥林嫂……尤其是那个寄寓着作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愤情感的阿Q身上,人们看到的正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炽热的人文关怀。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假定与真实、个别与一般、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在文学中都可找到对应的形象。   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一方面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具有虚拟性;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到生活,不由自主地在现实中定位。读者可以允许作者去虚构,去假定。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到屈原可以上叩天庭之门,但丁可以下睹地狱之苦,读者非但不指责其无稽虚妄,反而为这满纸“荒唐言”忧喜悲欢。然而文学的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则会不真实。这个限度就是要合乎情理,李白写“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描写不应说是真实的,但表达的却是人生短暂的真实感受;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叙述土地测量员K用尽了毕生精力,也没能进入城堡的故事,荒诞离奇。但他通过这个形象,揭示了生活中常有的情况:目的虽有,无路可循。这种来自生活体验的真诚意向,也能把荒诞化为真实。正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精辟地指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假定性与真实性必须结合起来,在一定度上达到合情合理。   二、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马致远的《天净沙》可以说是首先表现了一幅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画面(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然而却是那个时代落魄天涯、羁旅异乡的人,特别是失意文人的心情写照。画面虽然呈现的是个别失意文人的凄苦情景,但它却概括了整个时代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前途渺茫、归宿不定的痛苦。再如被广泛赞誉为20世纪上半叶里程碑式的杰作、法国现代作家普鲁斯特的那部通过作者个人的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的表现,其奥秘就在于它的艺术概括力达到了“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3}的高度。换而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