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梨园煤矿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原因分析报告.docVIP

下梨园煤矿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原因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梨园煤矿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原因分析报告

山西茂华 SHANXIMAOHUA 山西朔州平鲁区 茂华下梨园煤业有限公司 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来源分析报告 地测科 2014年9月20日 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来源分析报告 2014年5月11日,40101回采工作面在40101回风顺槽施工放水钻孔时出现涌水现象,在随后的放水孔施工过程中,陆续有钻孔出现涌水现象。经过对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来源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40101回采工作面涌水为顶板砂岩含水层裂隙水。 一、成立涌水原因调查分析小组 组 长:张仕同 副组长:孟海翔 霍 昌 成 员:王 凯 孔令钊 调查分析小组职责:负责涌水原因调查分析及所需人力、物力的组织、供应和协调工作,保证措施的实施和技术分析。 二、40101回采工作面概况 40101回采工作面位于矿井井田西南部,工作面走向长度1600m,倾斜宽度为150m,工作面位于4#煤层,为矿井的第一开采工作面。西南两个方向为井田保护煤柱,北面为401采区的另一个工作面,尚未进行掘进工作。 三、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内大面积被新生界第四系黄土覆盖,因地表水流量很小,排泄又快,渗入地下条件较差。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壳潜水,冲积洪积潜水、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砂岩裂隙水和奥陶系石灰岩裂隙水。 1、地表水 本区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井田内沟谷发育,各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干涸无水,只是在雨季有短时洪水流过,由西向东流入马关河,经朔州市汇入桑干河,汇水面积181km2。因渗入条件差,不会对矿井造成直接充水影响。 2、含水层 (1)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岩性以浅灰色、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局部为薄层状硅质灰岩及泥灰岩,灰岩中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富水一般较弱。4#煤层开采不受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影响。 (2)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煤层间主要为砂岩带,并夹有少量砂质泥岩及泥岩为良好之隔水层,砂岩胶结良好,孔隙性小,富水性弱。40101回采工作面位于太原组最上部,巷道掘进时没有底板涌水现象,因此不受本含水层影响。 (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岩性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灰黑色、灰色砂质泥岩、铝质泥岩组成。最底部K3砂岩为浅灰色中粒砂岩,与太原组分界,一般为下伏4号煤层的直接顶板。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是巷道涌水的主要来源,具体表现形式为煤壁渗水、锚索淋水以及钻孔涌水。 (4)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岩性主要由黄绿色砂质泥岩、粗砂岩、灰白色粉、细砂岩及中粒砂岩组成。本含水层位于山西组上部,不会对巷道进行直接充水,但在后期施工钻孔时,有可能将山西组层间隔水层导通,形成下石盒子组对巷道的直接充水通道。 (5)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 广泛分布于井田内,一般厚度为0—52.00m,平均32.80m。岩性上部为浅红色亚粘土、砂质粘土,含多层钙质结核,底部为砂砾石间夹少量粘土,孔隙发育,连通性好,透水性强,含水较丰富,为近地表的一个良好含水层。 据生产矿井充水情况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来看,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充水通道主要为各可采煤层顶板以上岩石的裂隙、断层及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和采空区地表塌陷、裂缝,其它因素居次。现阶段,下梨园矿井井田范围内不存在断层及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和采空区地表塌陷、裂缝,因此,40101回采工作面充水通道为煤层煤层顶板以上的岩石裂隙以及人为施工的钻孔。 四、40101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 综合井田水文地质条件,40101回采工作面的充水因素主要来自俩个方面: 1、4#煤层上覆砂岩含水层水沿裂隙向下渗入煤层。煤层上覆各含水层是40101工作面的主要充水水源,4#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流通性较差,但遇节理、裂隙或钻孔导通裂隙后可能充入40101工作面。 2、由于工作面上覆砂岩含水层可能对以后回采带来影响,我矿地测部门和公司生产技术部针对此项特制定《首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经过施工放水孔对首采工作面进行放水工作,通过施工钻孔对4#煤层上覆K3至K4砂岩含水层进行探放工作。放水孔出水也是现矿井涌水来源之一,确定为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充水。 五、充水方式 井田内大面积被新生界第四系黄土覆盖,因地表水流量很小,排泄又快,渗入地下条件较差。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局部发生人为施工的钻孔出现涌水。 六、分析结论 1、40101回采工作面矿井充水表现形式为滴水、淋水、渗水为主。 2、矿井的主要充水来源为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通过煤岩层裂隙充入矿井。 3、人为施工的锚索眼及钻孔形成导水通道,使矿井涌水量变大。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