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背诵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
                    第一讲细胞的增殖
 
[循着图示·想一想]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
2.细胞周期
 
知识点二 细胞的有丝分裂
1.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2.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时期	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间期	中心粒倍增	无中心粒及其倍增		前期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知识点三 细胞的无丝分裂
 
[结合题目·试一试]
1.判断有关细胞分裂叙述的正误
(1)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2013·江苏卷T3A)()
(2)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2013·江苏卷T3C)()
(3)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2013·江苏卷T3D)()
(4)蛙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能发生DNA的半保留复制(2012·四川卷T1B)()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2010·海南卷T3A)()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2010·海南卷T3C)()
(7)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2009·广东卷T23A)()
(8)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2009·广东卷T23C)()
(9)生物体内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10)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
2.连线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时期及其主要特点
 
考点一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
 
[必备知能]
1.
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1)G1期
(2)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即:
(3)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说明		扇形图		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		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状图		A:DNA合成前期(G1期)
B:DNA合成期(S期)
C:DNA合成后期(G2期)及分裂期(M期)		 
 [易误提醒]有关细胞周期的两个易误点
(1)误认为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
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没有细胞周期。
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
(2)误认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将继续分裂。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
继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保持连续分裂状态,如动物红骨髓细胞、植物形成层细胞等。
暂不分裂:仍具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继续分裂,如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等。
细胞分化:失去分裂能力,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		 
 
 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三个重要知识点
(1)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考点二有丝分裂中相关结构和数量变化规律
 [必备知能]
1.
(1)染色体形态变化:
(2)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2.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
细胞结构	变化规律		纺锤体	形成(前期)消失(末期)		核膜、核仁	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中心体	倍增(间期)移向两极(前期)平均分配(末期)		 
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
(1)数量变化: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4N	4N2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		核DNA	2N4N	4N	4N	4N	4N→2N		(2)曲线变化模型:
 
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1)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2)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归纳串记]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
细胞类型
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
间期(主要)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线粒体
动、植物
整个细胞周期
提供能量
 
		 
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1) 
(2)图像呈圆形,外面无细胞壁,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产生子细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