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中药学——补虚药芳香化湿药.ppt

培训课件--中药学——补虚药芳香化湿药.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疼泄泻-- 用砂仁以温脾止泻,如砂仁 水煎服.或止泻散(砂仁、干姜、陈皮等)。 3、用于胎动不安或妊娠恶阻-- 用砂仁以健脾行气而安胎止呕。如缩砂散(砂仁研细姜汤送下)治胎动不安。或砂仁,半夏、苏梗、竹茹等同用治妊娠恶阻。 此外:能解酒,亦可做调料用。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溃疡等。 用量:3-6g入汤剂。 注意:阴虚有热者忌用。 白豆蔻 别名:白蔻仁、白叩。 白蔻功同砂仁,常相须为用。比较如下: 砂仁--香气浓浊,偏行中下焦,作用 较强,又能安胎,主脾胃气滞, 化湿行      脾虚泻痢,胎动不安,妊娠 气温中 恶阻等。    白蔻--芳香气清,偏行中上焦,作用 较弱,主湿温初起,胸闷不饥,        舌苔浊腻,反胃呕吐等 均主湿阻中焦证,脾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解酒、止痛、又能作调料等。 草果--除痰截疟,做调料用 草豆蔻--行气燥湿。 作业: 1、试述化湿药的含义、作用、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2、藿香、苍术、厚朴的性能、应用各有哪些? 3、比较藿香与佩兰、砂仁与白蔻的功用异同点。 化湿药 1、掌握芳香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及注意事项。 2、掌握重点药物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3、熟悉化湿、燥湿的含义。 一、化湿药的含义 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 二、化湿药的通性及作用: 性味:辛、苦、温、芳香。多归脾、胃经。主要有化湿醒脾,疏畅气机之功,还有健胃、除胀、开窍解暑之效。 三、适应证: 1、用于胸腹痞满、呕吐泛酸,食少体倦,大便溏泻,渴而不欲饮,舌苔白腻之消化不良证。(湿阻中焦证) 2、用于外感暑湿之上吐下泻,头痛发热及湿温症。 3、用于痰湿壅滞之痰饮喘咳证。 四、使用注意: 1、注意选择配伍 。(寒湿者当配温里散寒药如干姜、高良姜,湿热者当配清热燥湿药如黄芩、黄连。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甚者,配行气药,行气有助于化湿如木香、陈皮、枳壳,脾虚湿盛-当配伍补脾药,以培其本(脾虚湿盛,脾弱则生湿。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如白术、茯苓、党参等。) 2、本品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 3、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久服。 4、本类多含挥发油,宜后下,不宜久煎。 ※藿香《别录》 处方:广藿香、土火香、火香叶 性能:辛、香、微温,归脾、胃、肺经。    化湿,止呕,解暑。 辛香归肺达表以疏散在表之暑湿, 以解表化湿为功       香温归脾走里以化在里之湿浊。 湿浊祛中焦和畅,升降有序则呕吐自止,暑湿解表气和则湿温自除,故有诸功。 特点: 辛散芳香而不燥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既长于发表解暑,又善于芳香化湿浊理气开胃,故称为化湿解暑止呕之要药。 应用:   胸脘痞闷  1、用于湿阻中焦证 恶心吐泻 用藿香   食少体倦 以化湿开胃 。如不换金正气散(藿香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下 甘草)或藿香半夏汤(上方加丁香)水煎服。 2、暑湿表证或湿温初起(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脘闷不适,呕吐、苔腻等 )--用藿香既能散在表之暑湿,又能化在里之湿滞,如藿香正气散(藿香 厚朴 白术 陈皮 桔梗 半下  陈曲 炙甘草 大腹皮 白芷 茯苓 紫苏)水煎服。治外感暑湿。亦可用甘露消毒丹(藿香、滑石、黄芩、茵陈等)或藿香夏令汤治湿温证。 3、用于多种呕吐证--本品既善化湿,又能和中止呕。以治湿浊中阻之呕吐最为适宜,单用即可,如与半夏生姜配伍则效果更佳。 湿热呕吐——配伍黄连、竹茹。 寒湿呕吐——配伍半夏、陈皮。 脾胃虚弱呕吐—配党参、甘草。 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    叶--发表解暑   梗--和中止呕  藿香 鲜品--化暑湿 夏季沸水泡代       茶饮可做清暑饮料。   广火香--质好   土火香--质次 现代研究:  藿香能促进胃液分泌,松弛平滑肌,抑制皮肤真菌,故用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伤寒,胃肠过敏等证。 用量:6-12g,鲜品加倍,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总之,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入脾胃肺经,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故有化湿、止呕、解暑之功。而治湿阻中焦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及暑湿侵袭,恶寒、发热、身重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