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除草剂抗性基因等。 报告基因:如黄类素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绿色荧光蛋白酶等。 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食用安全性: ①有无直接毒性; ②是否会水平转移。 (1)有无直接毒性 ①目前转基因食品所用外源基其组成与普通DNA并无差异; ②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含量很少。 目前未发现外源基因的食用有直接毒性。 (2)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 外源基因是否会水平转移至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并成功结合和表达,影响到人和动物安全?目前结论可能性很小。 ①植物DNA在进入人肠道微生物存在的小肠下段、盲肠、结肠前已被降解。 ②即使有DNA存在,其转移整合受体并进行表达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合适的调控系统。 ③肠上皮细胞半衰期很短,被不断取代。 目前尚未发现有植物DNA转移至肠微生物和肠上皮细胞的现象。 2、未预料的基因多效性(gene polypheny) 由于外来基因的插入,宿主原遗传信息被打乱,可能发生一些意外效应。但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报道。 (1)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置,宿主某些基因可能被破坏,可能诱发某些沉默基因(silent gene)的表达。 (2)干扰代谢作用。插入基因的产物可能与宿主代谢途径中的一些酶相互作用,干扰代谢途径,使某些代谢物在宿主体内积累或消失。 (3)改变食品营养品质。增加或降低。 (4)潜在毒性。外源基因可能提高天然植物毒素基因的表达,如土豆茄碱、豆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等 3、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编码蛋白的安全性 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有无直接毒性、过敏性和抗药性。 (1)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有无直接毒性。 ①据外源基因编码蛋白的化学组成,将其与已知毒性蛋白的化学组成进行同源性比较,判断其毒性。 ②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评判外源基因编码蛋白的毒性情况。 (2)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有无过敏性。 过敏蛋白特点:①具有T细胞和B细胞的识别区。②可产生专一的免疫球蛋白(IgE)抗体。 从以下几方面判断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有无过敏性: ①外源基因是否编码过敏蛋白。 ②两类蛋白(外源基因编码蛋白、过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否有免疫学上的明显内源性。 ③外源基因编码蛋白属某类蛋白成员,此类蛋白家庭的某些成员是否过敏蛋白。 (3)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有无抗药性。 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因此食用这些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抗药性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又一方面。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法规管理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之一。 1、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目的 ①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②回答公众疑问。 ③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家权益。 ④促进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⑤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 (1)实质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 (2)预先防范(precaution)原则 (3)个案评估(case by case)原则 (4)逐步评估(step by step)原则 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商业化生产 (5)风险效益平衡(balance of benefits and risks)原则 (6)熟悉性(familiarity)原则 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内容 ①遗传工程体的特性分析,②实质等同性分析。 (1)遗传工程体(GMO)的特性分析。这有助于判断某种新食品与已有食品是否有显著差异。 ①供体:来源、分类、学名、食用历史、关键营养成分、是否有毒性史、过敏性、传染性、抗营养因子、生理活性物质、与其它物种关系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