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情感概括要准确全面分析要具体实在课件(71张)概要.ppt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情感概括要准确全面分析要具体实在课件(71张)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古代诗词鉴赏情感概括要准确全面分析要具体实在课件(71张)概要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 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 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答案 表现了词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做铺垫(或“与下片的凄凉形成对比”)。 2.全面 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复杂的,命题者往往选择那些情感多样的语言片段来考查。答题时不要只知一点,而要仔细揣摩,看看字面,探探字里。瞻前而顾后,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情感。具体说来: (1)所给的语言片段越大,情感往往就越丰富。如一联有两句,就有两层乃至三层情感;上片或下片,写了几句话,往往就有几层。这时,要会对所给的语言片段进 行切分、“断层”。除“字”“词”外,其余的句、联、 片、篇均能理清层次,有几个层次往往对应着几个情感层次。 (2)托物言志句子(联或片)、用典抒情句子(联或片)往往是双层的:前者既关“物”情又关“志”情,后者既有典中情又有典外情。 (3)除抓显性“情语”外,还要会抓隐性“情语”。隐性“情语”在传达情感时较为含蓄、间接,但又至关重要,它们往往藏在写景句或状物句中不易觉察。如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摇曳碧云斜”中的“摇曳”“斜”就暗示了感情的纷乱不宁。另外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又”“空”等,往往暗示了另一层情感。注意到了这些词语,不仅能保证准确,更能保证全面。 边练边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雁寄故人 徐 铉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 表达了作者漂泊他乡的怨恨、仕途不顺的羞惭以及对故乡和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经炀帝行宫 刘沧①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②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注  ①刘沧:唐朝诗人,后人评价他“喜谈今古”“深怨唐室”。②广陵:今扬州,隋炀帝曾三次来此游玩,此处代指行宫。 有人评价说,本诗中最后一联含有“不尽之意”,请结合全诗说说“不尽之意”有哪些,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对隋炀帝荒淫误国的讽刺。借古讽今,规劝晚唐统治阶级不要沉醉于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以景语结情”,含而不露,留待读者去想象、咀嚼。 二、情感分析如何具体实在 (一)把握分析原则 1.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半解,就句论句。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先对全诗的主旨情感基调有个大致的把握,在这样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分析。分析时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紧紧扣住语言作具体分析,不可空泛、笼统,套用一两个术语。 (二)善用五个“抓手” 1.挑字析 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样的字,有时表现在高度凝练的情感词语上,这叫“情字”。分析某句、某联或全篇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这样的“情字”挑出来分析。有时,“情字”并不是那么显豁,而是藏在某些富有表现力的实字或虚字中。挑字析主要用于对某句、某联较小范围的分析中。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 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当时月”表达了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兴亡之痛;“烛泪”表达了一位孤臣义士内心的亡国之悲和对故国的忠心;词人借“梅发”表达了容颜渐老、年华已逝的悲苦,也表达了凛然不移的节操。 2.抄句析 直接引用诗歌中的某诗句,点出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这叫“抄句析”。这种“抓手”分析运用较普遍,多用于对某联、某片或全篇的情感分析中。运用“抄句析”,不一定要引用完整的诗句,可以根据表达需要精简诗句,以更好地突出其中的思想感情。 边练边悟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