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素材.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素材.ppt

阅读第4-5段,翻译以下句子,注意加线的部分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2、璧有瑕,请指示王 3、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4、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7、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2、舍相如广成传 3、 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从径道亡 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于是,就,副词 趁机,介词 通过,介词 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 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 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 “左右皆呼万岁”,以城换璧,秦并未占便宜,谈不上胜利,用不着欢呼。 秦王表现出对赵使者的轻慢无礼,不尊重外臣,因此相如断定秦王“无意偿城” 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以赵王的谦诚来批判秦王的傲慢、不讲信义 誓死捍卫: 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阅读6-7节,翻译以下句子,注意加线部分。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不如因厚遇之 礼毕而归之 (引见,延请) ( 拉 ) (牵,拉,引申为掉转) 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为“渑池之会”伏笔。 “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 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阅读第三部分,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线部分 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2、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3、秦御史前书曰: 4、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1、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2、赵王赴会时作好了哪些准备? 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 3、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 秦王: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 “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 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3、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 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4、“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阅读第四部分,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线部分 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客观原因:廉蔺地位的变化 主观原因:廉颇居功自傲、妒忌相如 相如如何说服舍人? 先采用比较法来说明道理: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自然得出廉颇不如秦王的结论; 然后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将相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廉颇蔺相如列传》塑造人物的方法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二、对比映衬,相辅相成 ?三、细节描写,形神兼备 写 作 借 鉴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