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VIP

高中歷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歷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PAGE PAGE 18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P95金榜 (1)外因:西方文明的影响 (2)(4)政治上:近代政治运动的影响、政府的政策 (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 …… (5)思想上:思想解放运动 (新思想萌发、洋务思潮、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民主科学思想等)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P95金榜 …… 3、从地域上看,都是由沿海开放口岸向着周边区域扩散; 4、……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后又逐步跟上国际潮流; 5、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现代化趋进; …… 拓宽: 6、从主体上看,最早发生变化的士绅阶层,后来移向新兴的平民阶层,最后惠及“寻常百姓家”。 ◆城乡差别较大——原因 1、政治上,主权遭到破坏,但对农村直接影响不大; 2、经济上,外国入侵,主要在沿海地区,对内陆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 3、文化上,中国原有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村相对封闭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4、交通上,农村往往比较闭塞,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1、第一次变化(1840-1949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 1912年后,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民众社会生活显著向近代过渡…… 2、第二次变化(1949-197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严重影响而显得单调与呆板。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第三次变化(1978年-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四、服饰方面 拓展与注意 1、西装传入与流行的时间 2、近现代形成的民族服饰及其特点 3、各类服饰的识别(结合教材插图) 4、理解阶段性特征 ◆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50年代到60年代中:? 60年代中70年代末:?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P67材料阅读与思考 五、饮食方面 注意:西方饮食文化传入的影响,特别是进入百姓饭桌的西餐中常用原料 六、住宅方面 注意:近代中国居室建筑的变化及其特征 七、习俗方面 (一)婚俗方面 1、近代变化——性质、礼俗 2、近代的婚俗状况 3、现代婚俗特点:? 八、交通方面 弥补: 1、近现代的新式交通工具?(特别注意自行车、摩托车……) 2、铁路事业: 中国人修筑第一条:P70知识链接 中国自主设计第一条 第一条城市地铁 青藏铁路:意义 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 3、汽车:上海公共汽车运行 4、民航事业开始 5、关于交通近代化理解:特征、开始时期及标志 九、邮电方面 邮政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 1866海关试办邮政——1896成立大清邮政局,脱离海关——辛亥革命后中华邮政 十、报刊发展 报纸的作用 材料阅读与思考 P76 十一、广播事业 注意掌握与区分标志性事件 P73教材 自办的第一座、第一座私营、第一座全国性…… 十二、电影事业 有声电影传入时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P74知识链接 ◇真题演练 2009年(上海文综) 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2009年(上海历史)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012年(浙江卷) 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

文档评论(0)

bm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