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实习--很去治愈,经常去关心,总是去安慰
很少去治愈,经常去关心,总是去安慰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怀着兴奋却又不安的心情,我于2010年7月19日走进了广州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系统性的见习,时间一共是一个月。说是见习,但是带教医生已经把我们当成了一名实习医生,所以也可以说,这是我提前经历的实习体验。说兴奋,是因为我们已经乖乖地呆在教室里看了捧着书本看了三年了,终于提前盼来了难得的实习机会。大学三年过去了,一大半的临床理论知识已经学完了,究竟掌握的如何,如今的见习正是一个试金石,就让医生、老师、病人来检验我吧(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到了医学生誓言,想起了大一时入学时我们一起在国旗下宣读她的情景,不禁热血沸腾起来);说不安,是因为我知道我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有很长的距离,我的临床经验几乎为零,就这样匆匆地走上临床,我能适应临床的千变万化吗?
关键词:见习 试金石 临床经验
二、正文:
2010.7.19 星期一 带教医生
因为是第一天上班,我和一同在消化内实习的陈思同学早上7点半就赶到了消化内住院部的办公室,径直找到了消化内科的住院总李霆医生,由他分配所有实习见习生去跟哪一位带教医生。结果我被分给了一位叫“郝博”的医生,开始我以为他的名字就叫郝博,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叫做郝勇,二军大博士生毕业,故科里所有的医生都叫他郝博,包括主任副主任,以示对其的尊重。我的带教医生郝博现在还是一名主治医师,这个月正准备考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现在有两位主任医师,两位副主任医师,四位本科室的主治医师,每位主治医师下面跟有一位来这里进修的进修医生,这些医生也基本上都是主治医师了,然后每位主治医生下面再跟有若干位实习医生或者见习医生。
郝博下面跟的进修医生是来自惠州市某驻地部队的医生,名叫王波,长得挺像陈佩斯的,如果不穿军装,你很难想像他是一名军人,他本科毕业四年了,这次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来进修一年。另外,郝博下面还有一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这里实习一个月。之前提到过郝博这段时间在忙着考副主任医师,因而他下面的十多个病人基本上都是由王波医生负责管理。而我呢,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着王医生,不懂的地方我大都问他了。而他呢,对我也挺好的,我问的问题他知道的都会像我解释,不知道绝不会装作知道。
2010.7.27 星期二 抢救与死亡
来了一周有余了,对这所医院的电脑操作系统已经熟悉了。每天上午交班完之后就是郝博带领我们查房,周二和周四还有副主任和主任查房,平时主要是帮王医生跑跑腿,把化验单交给护士站,或者是拿着胃肠镜的申请单给病人家属签字。偶尔王医生也让我开药了,不过都是消化内的普通常规用药,例如抑酸药和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用药等。一周以来,印象最深的是看了一次腹腔穿刺和若干次胃肠镜。
这几天下班回到宿舍还在和舍友讨论,我们实习的这一个月会不会碰上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呢?如果有的话,那么上个学期学的人工心肺复苏也能派上用场啦。哪个科最有可能碰上这样的情况呢?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急诊科估计天天都有抢救,练手的机会大把大把的。遗憾的是这个暑假我们没有在急诊科实习的同学,要是有的话,听他讲讲整个抢救下来的程序我们也都心满意足啦。
可是没想到今天上午消化内科出“情况”了。
“有医生在吗,+5床正在进行抢救,请有空的医生马上来帮忙!”接近11点的时候,医生办公室里的对讲器里传来护士的呼叫声,我也不顾自己还是个见习医生的身份了,放下手上的病历本,第一个拔腿奔出医生办公室跑向+5床的病房。
进到病房看见马医生正在给+5床那位老人家进行胸外按压,马医生脸上是一副紧张吃力的表情,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她已经坚持按压了很久,因为我发现脸上皮肤清秀白净的她那时脸都憋红了,这时刘医生戴上手套马上上前接过了马医生的工作,继续做胸外按压。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抢救情形,之前只是在实习医生格蕾或者其他电视剧里面看到过这样争分夺秒的抢救画面,因此虽然我是第三个冲进病房的,但是我只能无动于衷的站在那里,不知该做什么,也不敢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医生们一边做着胸外按压,一边凝神盯着心电监护仪上的数据,心跳、血压、血氧分压、呼吸,这些平时再熟悉不过的数据,此时在医生们的眼睛里是那么的重要和被期待。
王医生看我无动于衷,吩咐我戴上手套和口罩,他凑到我耳边轻声问我会胸外按压吗,我也不管自己从来没在真人身上做过这回事了,也顾不上自己只是在仅有的两节人工心肺复苏课上练习过几次而已了,勇敢而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我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正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刘老师,手法:交叉;位置:剑突上两横指;手臂:要伸直,要垂直患者身体,要靠身体下压的力量而不是手的力量;嘴里要念叨:1001、1002、1003、、、、、以此来掌握节律,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王医生还在我耳边继续叮嘱我手臂要垂直,力度别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