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传病害发生及治理
农业生产中,许多病原物通过植物残体进行越冬越夏。随着秸秆还田以及免耕技术的推广,绿色农业的发展,生产中对植物残体处理不够,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植物病害病原菌。在合适的条件下,土壤里的病菌开始生长,并侵染植物,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土传病害有很多种,不同作物有所不同。对土壤病害的治理方式有很多种,生物防治加上药剂及其它的方法。本文将对土传病害的种类进行概述,并阐述其侵染发病过程,对土传病害的治理方法做出总结。
关键字 土传病害 分类 侵染循环 防治
1 引言:
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菌或者土壤中病株残体中的病菌,主要危害植株根、茎,侵染维管束,由根部向茎尖发展,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枯萎死亡。
2 土传病害的分类
2.1 按侵染部位来分
2.1.1 根部
研究发现稻瘟病菌能通过其它禾谷类植物如小麦、大麦的根部接种侵染并能产生土传病原菌根部侵染的病斑[1]。对稻瘟病菌研究表明,它具有典型的根部侵染的土传病原菌所具有的侵染特性[2]。
小麦根部土传侵染病害,如小麦纹枯病、 小麦全蚀病、 小麦根腐病、 小麦雪腐病。各种线虫病害也是侵染根部的病原。花生冠腐病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侵入子叶和胚芽,严重者死亡不能出土,轻者出土后根颈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2.1.2 茎部
由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立枯病等
2.1.3 生长点
大豆霜霉病以卵孢子在残体中越冬,大豆萌发时形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入寄主胚轴,进入生长点,蔓延整株。
2.1.5 植物伤口或表皮
花生根腐病
2.2 按侵染病源来分
2.2.1 真菌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白绢病、煤烟病、黑斑病、根腐病、苗木茎腐病、菌核病等多种。单胞菌小麦致病变种水稻白叶枯病属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为害葡萄的细菌病害只有根头癌肿病)针刺线虫、锥线虫螺旋线虫和根结线虫、短体线虫、环线虫.、短体线虫、根结线虫等。线虫通过蠕动,只能近距离移动。随地表水的径流或病土或病草皮或病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病毒不能经种子及昆虫媒介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病土、病根茬及病田的流水传播蔓延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在土壤里越冬(夏),依赖土壤腐蚀质和残枝败叶残存物质内寄息,在土壤内存活的时间较长,一般枯萎病菌在土壤内可存货5—6年之久。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是通过土壤、肥料(有机肥)、灌溉水或流水进行传播,而不会象传染性病害一样通过气流、雨水传播。传染性病害的危害部位是叶、茎、花、果为主,而土传病害的危害部位是植株地下部位的根、茎为主,以侵染寄主植物的维管束,逐渐向上延伸,由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在短期内枯萎死亡
大田面积大,由于机械收割后残体碎屑遍布,不利于晒田。还有残体堆积营造了潮湿环境,短期内无法腐烂,有利于病菌滋生。对于大棚,固定性强,棚室设施不可移动,种植地块也相对固定,菜农多年采用单一种植模式,多年的连作提供了土传病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的场所,使得病原菌大量繁殖、积累,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4.2 缺乏认识,粗放管理
土传病害在棚室上严重发生,菜农多对土传病害认识不清,不重视土壤消毒,清洁田园时病株残体随意处理,人为传播严重,致使棚室蔬菜土传病害呈明显加重趋势。大田也是如此,残体到处堆积。
4.3 防治难度大
棚室蔬菜土传病害在土壤中发生,为害具有隐蔽性,增加了防治难度,使得棚室蔬菜的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出现了有些菜农弃棚不种的现象。大田里大面积使用杀菌药物少,一般使用除草剂较多。导致病菌土中大量残留。
4.4 盲目用药
棚室蔬菜经济效益高,生产过程中频繁使用农药,使病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增大了防治难度,使得菜农随意加大农药用量,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还降低了蔬菜品质和产量。
4.5 现代机械的缺陷
收割机收割时,残体中夹杂许多种子,一些菌在此栖生。土壤翻耕后,直接将残体买入土中。给病菌越冬越夏创造了一定条件。
5 土传病害的防治
5.1 植物分泌物
根系分泌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核苷类、生长素类、酶类和酚类等物质为病原菌提供了有效的碳源与氮源。李洪连[3]等研究表明,棉花抗性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而感病品种的根系分泌物能刺激土壤中病菌的生长。黄瓜根系分泌物中的肉桂酸可以促进黄瓜枯萎病原菌的生长[4]。裂解物质是病原菌的又一个营养源,同时也为病原茵的存活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寄主。
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腐解物给病原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寄主,长期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使病原菌具有良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