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期末总复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期末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论语》 《荀子》 《庄子》 风雅颂 中庸 苏辛 《红楼梦》 《敬畏生命》 三、简答题 你如何认识《老子》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在这里,老子把自知视为比知人更要紧的智慧。但是自知是不能够离开知人的,只有知人才能够知道自我是有限的,并给了解自己提供一面镜子。 (2)自知的结果就是知足和知止。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战胜,重要的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战胜别人只说明你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战胜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强者。 简答题 李白在《梁甫吟》诗中是如何面对人生挫折的?他为何会有这种态度? (1)李白在面对人生理想遭遇挫折时的态度是坚守理想,充满自信,这样的态度与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2)李白一生大部分时段处在盛唐时期,外患的翦除,国力的强盛,政治的相对清明,文化的开放包容以及盛唐社会特有的尚武精神使得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前景、个人的命运大多报有乐观的态度,李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简答题 《定风波》体现了苏轼怎样的应对挫折之心态? (1)“吟啸且徐行”的行为; (2)“烟雨任平生”的心态; (3)“斜照却相迎”的自慰; (4)“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结论。 简答题 《马伶传》中演技最高的李伶,为什么会在三年后输给了马伶? (1)说明李伶的演技最高只是相对的,并未达到神形兼备的高度,因为艺无止境。 (2)马伶是一个不肯轻易认输之人。 (3)李伶决不肯轻易传授马伶绝技。 (4)马伶只得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揣摩一个真宰相的言行举止,行动坐卧,演出来自然逼真。 (5)做了三年的佣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6)李伶三年没有竞争对手,也难免滋生骄傲和懈怠。 简答题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秦可卿去世,凤姐与之生前交好; (2)贾珍要大办丧事; (3)尤氏有病不能料理; (4)宝玉推荐; (5)王夫人同意; (6)王熙凤乐于担纲。 论述题 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1)孟子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王道,强调道德感化之力,所以主张“性善”。荀子主张以“礼法”治国,具有明显的“以礼容法”(后世统治者大者施行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方针,盖源于此)特征,意欲治人,必更多关注人之不缺点,故认为人本“性恶”。 (2)其实,以“善”或“恶”界定人的先天之性,都是不够正确的。人的品性的养成,更多地是由于后天的因素决定的,相对而言,荀子认为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及本人的刻苦努力,可以达到“性善”的说法,具有合理性。 论述题 李白的《梁甫吟》分几个抒情层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个性特征? (1)全诗分三层:一层由“长啸《梁甫吟》”至“何况壮土当群雄”,借古喻今,阐述作者的政治理想;二层由“我欲攀龙见明主”至“以额叩关阍者怒”,用神话比喻作者在现实中的困厄处境;三层由“白日不照吾精诚”至“大人(山旁加兒)屼当安之”,以不相关联的一系列典故表达诗人理想遭受挫折后内心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转折,从怨愤转到坚持,从告诫统治者转到对自身前途的坚信,最终情感得到渲泄而归于平和。 (2)李白在面对人生理想遭遇挫折时的态度是坚守理想,充满自信,这样的态度与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李白一生大部分时段处在盛唐时期,外患的翦除,国力的强盛,政治的相对清明,文化的开放包容以及盛唐社会特有的尚武精神使得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前景、个人的命运大多报有乐观的态度,李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当下的中国需要我们重温这种时代精神。 论述题 你如何认识“气盛言宜”?请简要说明。 (1)“气盛言宜”出于韩愈《答李翊书》一文,气,指作者对于所欲表达的内容具有充分自信而产生的昂扬的精神状态。气盛则句式长短、声调高下便能自然合宜。 (2)作者之“气”即以此而表现为文章的气势,气之盛大与否,当然又取决于平日修养。这“养气”之说当是继承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孟子善辩,其文气势盛大;不过孟子并未将“气”与“文”联系起来加以论说。韩愈则将二者联系起来,并将文气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 (3)从文辞声音之美的角度而言,骈文的句式长短,声调变化都较整齐,虽具有人工之美,但易流于单调呆板。 (4)韩愈提倡古文,力矫其弊,但古文亦应讲求节奏、声调之美。以“气”即气势、语气为主导来决定其长短高下,其声音之美便比较自然,也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容。 论述题 比照《呵旁观者文》,你认为现今的旁观者属于什么心态?其劣根性何在? (1)由于全民族的努力,中国的现实处境已属近百年来最好的,中国人的心态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国民性也有不小的改变。梁启超所论六种“旁观者”之浑沌派、呜呼派、待时派几近绝迹,而笑骂派、暴弃派、为我派,仍有相当的数量存在。国民劣根性则大多仍有所延续。 (2)

文档评论(0)

muoy0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