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麻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麻高速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2、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评定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技术规程。 3、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武汉段第03合同段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补遗书等。 4、现场调查所获得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 5、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工法。 6、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 7、国家及地方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民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技术标准。 1.2编制原则 总的原则是施工组织设计应完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本标段工程安全、优质和按期完成。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编制要求的原则。 2、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影响的原则。 3、充分借鉴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已取得十分成功经验的原则。 4、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公路工程各项施工规范标准的原则。 5、力争施工工艺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 6、坚持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注重对施工区域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的原则。 7、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原则。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概述 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武汉段是沪蓉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也是湖北省“六纵五横一环”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西向公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也是沟通武汉与湖北省大别山腹地的辐射线路。本段高速公路的建成对完善国家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布局,促进大别山腹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武汉市的辐射功能,加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部承建湖北省武麻高速第MWTJ-3合同段,起点里程为K15+077,终点里程为K20+700,全长5.623km。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观石河大桥、上面湾大桥、天井山隧道、槐树店1#大桥、槐树店2#大桥、大别山隧道 及路基工程。 2.2自然环境 2.2.1.地质构造 路线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秦岭褶皱系之桐柏—大别山中间隆起带,跨罗田褶皱束(Ⅰ)、红安褶皱束(Ⅱ)、大悟褶皱束(Ⅲ)、新洲凹陷(Ⅳ)等四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经历了多旋回、多阶段的发展演化过程,区内主体部分在太古代时期形成多种火山沉积建造,经早元古代末大别运动褶皱隆起,形成早期结晶基底。从此一直处于漫长的隆起状态,直至中生代初,始卷入滨太平洋构造发展阶段,构造强烈活化,大面积多期花岗岩侵位,山体强烈抬升,至新生代,随着造山运动的回暖和伸展运动形成断陷盆地,沉积了白垩~第四系的地层。 2.2.2.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势特征呈典型的东高西低,地貌主体属于大巴山脉南坡,第MWTJ-3合同段地貌特征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貌特征,构造剥蚀中低山区,海拔高程在500~1000m间,最高峰为四人八垴,海拔高程为909m,相对高差多在400~800间,山顶多呈尖圆状,山脊线波伏曲折,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呈V字型。 2.2.3.水文 本项目所在区处于大别山南坡,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地表径流发育,为地下水的储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地下水严格受岩性构造控制,大部分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仅低洼沟谷地区分布有松散岩类孔袭潜水,另有少量降水沿构造面下渗形成基岩裂隙水。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2.2.4.气候、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冬冷夏热,冬干夏雨。年平均气温16.0~16.5℃,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28℃,最高气温大于37℃的高温日数平均每年有5~11天;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3℃,年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为7.3~10.0℃,无霜期约180~250天。年降水量大于1200mm,平均年暴雨数4~5天,暴雨时易引发河流漫溢和水土流失等灾害。 2.2.5.不良地质 设计勘测表明,路线走廊带内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滑坡、崩塌。 2.2.6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路线区地震主要为构造地震,而且都是浅源地震,但因其震级较小,对地表危害不大,总体来讲,本区地震活动并不强烈,强震次数少。根据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路线所经区域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类型为中硬,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对于一般工程可采用简易设防,对抗震重点工程,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般采用抗震措施。本段设计中,对路基及中小桥以Ⅵ度地震烈度设防,大型、特大型桥梁以Ⅶ度地震烈度设防为宜。 2.3施工条件 2.3.1交通条件 本合同段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线路走向与省道胜麻线(S309)相互交错。各作业面只需从S309线修建便道即可进入,因此可大大缩短

文档评论(0)

ysf4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