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禾森-中国公路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品品种及技术指标 1.8 85% 1.0 230 260 5 20 配合比设计——性能指标 接近SMA 试验项目 ARAC-10下面层 ARAC-16上面层 ARAC-20下面层 要求 结果 要求 结果 要求 结果 最佳油石比 7% 6.5% 6 稳定度 (KN) ≥ 8 12 ≥ 8 11.1 ≥ 8 12 设计空隙率(%) 3~5 4 3~5 4 3~5 4.2 沥青饱和度(%) 70~85 81 75~85 79 70~85 81 矿料间隙率(%) ≥ 16 18 ≥ 16 17 ≥ 16 17 动稳定度 (次/mm) ≥ 3000 3354 ≥ 4000 5205 ≥ 3000 3888 相对变形 (%) 3.32 1.55 2.68 残留稳定度(%) ≥ 85 82.5 ≥ 85 96.6 ≥ 85 87.3 AR-AC13S型断级配混合料设计标准 试验项目 技术标准 马歇尔试验指标 击实次数(次) 两面各75次 稳定度(kN) 5.0 流值(0.1mm) 20~45 空隙率(%) 5.5±1.0 (1) 沥青饱和度(%) 70~85 矿料间隙率VMA (%) 不小于 19.0 性能验证要求 浸水残留稳定度(%) 不小于 85 冻融残留强度比(%) 不小于 8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 不小于 3000 弯曲破坏应变(με) 不小于 2000 注:(1)安峰山玄武岩,混合料空隙率可提高1%。 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及检验 试验项目 CRM-3型改性沥青 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结果 针入度 (25℃,100g,5S) (0.lmm) 40-60 60.0 延度 (5cm/min,5℃)(cm) ≥10 17.6 软化点 (环球法)(℃) ≥55 60.8 闪点 (COC)(℃) ≥230 260 运动粘度 (175℃)(Pa.s) 1~4 1.780 离析,软化点差 (℃) ≤2.5 1.1 弹性恢复 (25℃)(%) ≥70 75 旋转薄膜加热 试验 163℃85min 质量损失 (%) ≤1.O -0.22 针入度比 (%) ≥60 70.8 延度 (5℃)(cm) ≥5 13 样品根据SHRP计划,符合PG76-28要求 国外橡胶沥青标准对比 南非橡胶沥青 技术标准: 项目 1型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压缩恢复 5分钟 80-100 Sabita BR3T 1小时 70-95 4天 25-55 软化点℃ 55-62 ASTM D36 弹性恢复(%) 15-35 Sabita BR2T 留值 15-55 Sabita BR4T 粘度(Haake190℃) 50 Sabita BR5T 五、橡胶改性沥青白+黑摊铺可行性建议 橡胶改性沥青“白+黑”摊铺背景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更高要求,近五年来在国内城市路面大量进行白+黑道路改造,即在城市水泥路面上摊铺一层沥青混合料,行业上叫做钢性路基+柔性路面,这是我国的独创,是不得已的一种城市道路改造方法,这种钢性基础沥青道路维护费用是半钢性或柔性基础沥青路面的2至3倍,有专家估算每公里10年的维护费用较之柔性基础沥青总路约多出150万元左右。 “白+黑”摊铺缺陷 其原因在于白+黑改造使用的基质沥青软化点低(42-47℃),夏天软化使道路承载能力降低,在车轮搓动力下或在坡道上会因自重流动位移产生拥包,冬天又因其低温性差在10℃左右变脆,在重载负荷超过其结构强度时脆裂使道路经过一冬一夏就得维修。 实践证明基质沥青性能如前所述不能完全满足道路环境条件需求是造成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白+黑”摊铺目前状况 根据这一判断,人们采取在基质沥青层上加铺一层SBS改性沥青,试图以增加沥青层原度而达到提高路面结构强度的办法,抗衡重载对道路的在破坏,然而由于应力吸收层基质沥青低温弹性差、热胀冷缩系数低,不能阻断钢性水泥基质的反射裂缝,加之高温易软,强度下降,使表面层SBS失去应有的结构依托,从而使表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的二次摊铺白+黑沥青路面(泸州长江大桥)较之二次摊铺的基质沥青白+黑路面(泸州至纳溪二级路)并无很大质量优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如果应力吸层与表面层都采用SBS如何呢?全国公路界都在这样想,但谁都不敢做,为什么呢?因为成本过不去,与我国道路低价中标原则不符。 橡胶改性沥青“白+黑”摊铺优势 鉴于以上背景,橡胶改性沥青应运而生,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