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处.doc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处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 总体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南四湖概况 4 (一)试点范围 4 (二)流域概况 4 (三)南四湖水环境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基础 7 二、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13 (一)水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 13 (二)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5 (三)流域产业结构现状 27 (四)流域污染源解析 30 (五)南四湖生态安全评估 32 (六)生态安全问题识别与原因分析 43 三、目标与技术路线 50 (一)目标 50 (二)总体思路 52 (三)技术路线 53 四、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方案 54 (一)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方案 55 (二)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56 (三)流域水资源利用调控方案 60 (四)流域水污染控制方案 62 (五)流域生态系统调控方案 66 (六)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方案 70 五、工程项目及投资估算 75 六、目标可达性及效益分析 75 (一)目标可达性分析 75 (二)效益分析 76 七、试点方案组织实施保障机制 78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 78 (二)建立项目监督机制 79 (三)实行项目推进上报制度 79 (四)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79 附表1 80 试点范围 80 附表2 81 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现状(2010.01-2010.12) 81 附表3 82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绩效水质目标 82 附表4 83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项目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5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年底前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6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5年底前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南四湖概况 (一)试点范围 本次试点范围包括南四湖湖区及南四湖流域,涉及枣庄、济宁、泰安、莱芜、菏泽5市,12个区、6个县级市、17个县(详见附表1)。 (二)流域概况 南四湖位于东经116°34′~117°21′,北纬34°27′~35°20′,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湖面面积1266km2,占全省淡水水域总面积的45%,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湖面南北狭长约120km,东西宽5-25km。 南四湖流域涉及济宁、枣庄、菏泽、泰安、莱芜5市,包括济宁任城、市中(济宁)、市中(枣庄)、台儿庄、薛城、峄城、山亭、菏泽牡丹、泰安岱岳、泰山、莱芜莱城、钢城12区,邹城、兖州、曲阜、滕州、肥城、新泰6市,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泗水、梁山、汶上、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宁阳、东平17县。流域面积34800km2,主要入湖河流53条,人口总数2689.1万人。2010年该流域国民经济总产值为7654.41亿元(占全省的19.4%),人均GDP为28464.6元(为全省人均GDP的69.1%)。 南四湖的湖腰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成上、下级湖。二级坝闸上为上级湖(北湖),湖面面积606km2,二级坝闸下为下级湖(南湖),湖面面积660km2。上级湖设计蓄水位为34.0m,下级湖设计蓄水位为32.8 m,湖内平均水深不足2m,为典型的湖盆浅水型湖泊,总库容为53.7亿立方米,常年蓄水量为15.5亿立方米。 南四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29.60亿m3 (最大年入湖径流量97.72亿m3),多年平均出湖径流量19.20亿m3。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中80%以上集中在汛期。南四湖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2.73亿m3,其中上级湖为10.37亿m3,下级湖为2.36亿m3,上、下级湖的库容和承担的来水面积极不平衡,上级湖库容占南四湖总库容量的41.5%,下级湖库容占南四湖总库容的58.5%。 1960~2003年期间南四湖入湖径流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 其减少速率为515×108m3/10a。据统计,该区域上世纪70年代为径流量的丰期, 1971年曾出现年径流量为8918×108m3的记录。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入湖径流量持续下降,连续几年处于近干涸状态。1915~1982年南四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916×108m3,而近50年年均入湖径流量只有1916×108m3,年均损失达10×108m3。南四湖年入湖径流量的丰枯,有明显的持续性, 特枯年份持续时间多为4~6年, 近50年来径流量特别稀少的年份为:1965~1969年、1987~1990年、1998~2002年, 后两个时期均出现了严重的湖泊干涸事件。进入 2004年以来南四湖则进入了丰水期,同时伴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加强了南四湖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南四湖水位处于相对较高的稳定状态。 根据南四湖 1953~2004 年连续水文观测,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