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钢38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翼钢38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翼钢38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翼钢380 m3高炉自2005年以来狠抓入炉原燃料质量,逐步摸索出了适合翼钢原燃料条件下的高炉合理上、下部调剂制度,解决了炉况长期难以稳定顺行的问题。随着2006年3月5日喷煤正式投产,为翼钢高炉进一步强化冶炼创造了有利条件。双高炉在强化冶炼上主要采取了减少入炉粉末、固定风温、提高煤比、富氧率、炉顶顶压,摸索适宜的炉缸理论燃烧温度,优化上、下部调剂等一系列措施,克服系数超设计能力后设备不配套的不利因素,使生产经济指标得到很大改善。 1.概况 翼钢1#、2#高炉分别自2002年12月和2003年5月份投产以来,通过采取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生产经济指标。尤其是进入2005年以来,从原料、工艺、设备改进和维护上细化管理,降低了设备故障休风率,促进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在高炉强化冶炼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见表1)。 表1 双高炉近一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日期 利用系数 焦比 煤比 综合焦比 风温 冶炼强度 [Si] 入炉品位 煤气CO2% 富气率 休风率 2004 2.589 597 597 930 1.53 0.5 54.85 14.48 2005 2.72 588 588 949 1.66 0.5 54.16 14.21 0.5 0.89 2006.1-2 2.68 574 574 930 1.59 0.7 54.83 15.66 0.38 2.32 2006.3-12 3.23 438 111 527 1072 1.7 0.6 55.57 16.84 0.75 6.93 2007.1-4 3.69 399 145 515 1022 1.897 0.6 56.18 17.3 2.22 0.88 2.强化冶炼实践 通过减少入炉粉末、混喷长焰煤试验、用足风温,提高煤比、富氧率、炉顶压力和高炉操作水平等手段,在双高炉上积极进行强化冶炼的操作与实践,同时对高喷煤比下的理论燃烧温度进行了摸索,取得了较为适宜的高炉操作制度和相应的控制参数。 2.1 精料   双高炉在投产初期,由于原料条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精料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外购焦炭灰分高、强度差且水分波动大,质量不稳定;烧结矿强度不稳定,粉末多;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和强化冶炼的进程,随着焦化的投产和烧结工艺的优化,原燃料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1.1 加强槽下筛分管理,提高筛分效果 重点对烧结矿和球团矿筛进行了改造,降低倾斜度、下料口后移和下层疏齿筛更换成7×7mm的网状筛,增加了有效筛分面积,0-6mm入炉粉末由原来的3.0-3.5%降到了1.8%以下;(2)要求槽下操作工每班清理二次焦碳和矿筛,控制给料机下料速度、延长振料时间,保证筛尽6㎜以下的粉末。 2.1.2 稳定焦炭水分加强铁水温度的监控 (1) 双高炉安装了中子测水装置,焦炭水分变化时自动进行修正,稳定了负荷,减少了炉温波动; (2) 双高炉安装了铁水测温装置,给工长提供了了一个控制炉温的直观参数,通过控制合适的铁水温度(>1460℃),减少了炉温的波动,稳定了炉缸热制度。 2.2 摸索合理的炉料结构 通过对近几年生产实践的摸索,寻找出了适合翼钢高炉的炉料组成。双高炉炉料是以高碱度烧结矿为主、配加27.5-32.5%酸性球团矿,同时在烧结配料中加入适量的钒钛精矿粉护炉。其中TiO2入炉量为6.4kg/t(见表2)。这种炉料结构有利于合理软熔带的形成,也有利于炉况顺行和获得较好的煤气利用。   同时,针对高炉冶炼强度提高引发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升高的问题,采取控制铁水[S]≯0.04%、铁水含钛[Ti]≮0.085%、1-3段冷却壁改单走和水系统改造提高冷却强度、增加风口长度、无水压入泥浆使用等一列护炉措施,处理好高产和护炉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护炉、延长高炉寿命的目的。 表2 炉料成分和钛含量 矿种 配比 主要成份 % Fe CaO SiO2 S TiO2 烧结矿 68.4 53.15 12.51 6.1 0.294 0.46 球团矿 31.6 61.75 0.33 9.41 0.106 0.18 2.3 扩大进风面积、全风作业、强化富氧、喷煤冶炼 2.3.1 扩大进风面积、摸索合理的鼓风参数 下部送风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炉炉况顺行状况,它是高炉的灵魂所在。翼钢高炉在短风口、小面积下徘徊了近二年的时间,未能长期全开风口作业,在送风制度上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路程。2004-2006年期间,逐步采用φ115mm的将直径φ105mm的小风口全部淘汰。到2006年下半年,进风面积由初期0.120m2逐步扩到0.139-0.140m2,增加16%,同时也摸索出合理的风速140-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buu88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