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自主探索成为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2010年东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
参 评 教 学 论 文
题目:《让自主探索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姓 名: 邓丹云
单 位:樟木头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让自主探索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内容提要】: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的主体参与的。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自主探索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告诉”为“引导”,变“讲解”为“探索”,学生要变“接受”为“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发现 自主探索
儿童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欲望,看到一样新奇的东西,就会不断把玩、不断尝试,于是一步步走来,他们便获取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人类文明的推进又何尝不是一个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在现代的数学教学观中,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探索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它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回归。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待探索的目标,才能把学习知识与发展思维、获得创造力统一起来。我个人就非常赞同教学中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不经历学生的思维加工就直截了当地将现成的知识向学生讲授,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却没有深刻理解,一到具体应用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如果是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而来的知识,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灵活。
一般来说,每个数学问题,一般有一个到几个关键性的思想属于需要探究思维的部分,而其他部分,则属于常规的复现思维的部分。现在数学教学的失误,常常在于把探究部分轻易转化为复现部分,使之失去思维教育的意义。探究思维的部分需要学生的“猜想”、“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时教师就要变“告诉”为“引导”,学生要变“接受”为“发现”,教学要变“讲解”为“探索”,让学生在探求中困惑,在困惑中醒悟,在醒悟中提高。
一、外部思维材料:变“告诉”为“发现”。
“教材是个例子”,作为教师要对教材文本有足够的尊重;“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现成的知识结论、规律编制成让学生探索发现的素材,使知识获得的过程更具探索性。
1、材料的问题化处理。
疑是知之始,疑是智之始。问题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困惑、迷茫、沉思的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向。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问题串,从而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美,“用数学”的美。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纵横交叉,让学生触类旁通。
如,在讲解“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请同学们在1、10、100的后面添加单位名称,使三个数能用等号连接。在孩子们心中,1比10、100都小,怎么可能用等号连接呢?带着疑问孩子们开始了讨论和探索。过了不久,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等式: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元=10角=100分。这些算式的出现,使得孩子们十分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研究成果,面对学生的初步成功,我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哪位同学能在等号不变的前提下,将单位名称改写为完全一样的。”这时孩子们又开始讨论了起来,黑板上出现了两个等式:0.1米=0.10米=0.100米;0.1元=0.10元=0.100元。这时我又顺势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去掉单位名称,等式还成立吗?你们还能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吗?”刚刚平静下来的课堂又出现了高潮,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最后综观学生们的发现,让学生们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仔细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从而得出了小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潜力和求知的快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
又如,华应龙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做过这样的设计:在上课的伊始就创设了一个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的情境,寻宝活动中小明领到了一张纸条,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袁维萍对中医信疗法的研究和贡献.doc
- 袋式除尘器设计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doc
- 被消费的中国传文化透视房地产广告中的文化现象.doc
- 裂纹扩展的扩展限元(xfem)模拟实例详解.doc
- 装修材料大全 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装修经验3-6基层处理阶段-墙面基层处理,打磨,找平.doc
- 装饰施工方案技交底记录表.doc
- 装饰装修隐蔽工验收记录表.doc
- 裙楼外墙保温及挂石材合同.doc
- 襄城县“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