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设施122李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设施122李鹏

学号:2012010519 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黄瓜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对低温响应效应研究 专 业 班 级: 设施122班学 生 姓 名: 李 鹏 指 导 教 师: 张 智 开 题 日 期: 2016.11.21 园艺学院二O一五年十一月黄瓜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对低温响应效应研究班级:设施122 学生姓名:李鹏 指导教师:张智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 发展现状植物的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温度是其中的一个。温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只有积累一定的活动积温,植物才能正常发育。黄瓜的正常发育温度范围是10-30℃,当温度低于极限值时,黄瓜会出现生理失调现象,当温度突降5~10℃时,黄瓜出现冷害现象,当温度进一步降至2℃是,黄瓜会直接被冷冻致死。在我国的冬季,室外温度普遍较低,温度相比夏天要低10~15℃,在夜间甚至要低20℃以上,这经常导致黄瓜出现生理失调现象,降低黄瓜产量,甚至导致冷害现象的发生,造成黄瓜绝产[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冷害对黄瓜的影响,包括对黄瓜发育、光合作用,生理形态指标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黄瓜种子的发芽适温是 27~29 ℃,根系是 20~30 ℃,生长适温是25~30 ℃,低于此温度就会造成伤害[2]。种子萌发期遭受低温表现为不发芽或延迟发芽,苗期遭遇冷害,黄瓜生长缓慢,节间短,干物质少[3]。在花期导致其授粉受精作用不良,进而影响产量[4]。在结瓜期冷害首先表现在植物的生长点处,使黄瓜生长点异常,表现为:封顶,生长点萎缩,借助解剖镜观察,可看到生长点顶端已分化出许多花原基和叶原基, 将生长点覆盖[5]。有些品种此时可生长出侧蔓,且生长速度较快,叶和瓜也受影响,叶片变小、增厚,颜色加深,雌花数量增加,化瓜率增高[6]。黄瓜收获后在果实贮运期间受冷害,瓜条出现水浸状,表面凹陷, 容易腐烂[7]。1.2 选题的目的意义本试验拟采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对黄瓜低温冷害等级温度指标进行确定。筛选判断出结合环境和生物信息的机理性冷害指标,明确冷害发生的低温条件。为建立冷害预警系统,为温室冷害的防灾和减灾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为日光温室结构设计提供参数。2国内外研究概况早在200多年前,人们已经对冷害有了初步的认识,1778年Bierkander提出了8中植物在1—2℃下将会出现死亡的现象,Goppert(1830)、Hasdy(1844)、Molisch(1896)等也提出了类似的现象,并且Molisch第一次提出了冷害。2011年1—6月薛晓萍、李楠、杨再强基于人工气候箱和大田试验观测结果[8]探讨了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低温冷害气象指标确定技术,将冬季黄瓜生产低温冷害分为无灾、轻灾、中灾和重灾 4种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 GIS 技术, 对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东省各级冷害出现日数随着低温冷害程度的加重呈减少的趋势,但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 jingyou35)为试材,彭晓丹、杨再强、张婷华[9]于2011年设计不同低温( 5、7、9、11℃, 以25℃为对照) 处理的人工环境控制试验, 系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特性及抗氧化 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叶片最大光合速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增加依次降低; 在不同低温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瓜叶片光补偿点不断升高,光饱和点不断降低; 在5℃、7℃、9℃、11℃低温处理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光化学淬灭不断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相反;黄瓜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9℃处理24h后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丙二醛含量大于对照,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下降。通过研究建立了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可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3研究内容通过监测低温下黄瓜幼苗不同生育期的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定量描述低温条件下与黄瓜光合作用系统活性关系,从而确定机理性低温冷害等级温度指标值。3.1试验材料的选择供试品种为适于早春保护地栽培津优1号,当黄瓜苗生长为三叶一心的时候开始放入人工气候箱内处理,每组处理选择6株生长状态相似的、无病虫害的幼苗作为实验材料,3株作为对照,3株作为实验。3.2 数据的采集在6h、12h、24h、48h、72h、96h的低温胁迫处理结束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仪分别测量对照组和实验组黄瓜的第3片真叶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3.3 数据的处理与冷害等级温度指标值确定将试验所得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分析整理,利用实验归纳法,计算出每一种温度下不同时长的低温胁迫处理下的黄瓜光合作用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