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移动新媒体发展状况new.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我国移动新媒体发展状况new

2012年我国移动新媒体发展状况 文|唐胜宏 图|郭雪颖 无论从移动电话等终端的普及率,还是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和使用频率上看,移动新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覆盖广泛、超越以台式电脑为终端的数字化新媒体。 从现有的移动新媒体传播形态来看,手机新闻短信、彩信手机报和WAP新闻网站正在衰退,3G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App)等形态处于上升阶段。 手机和平板电脑是目前最常用的移动新媒体终端。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过PC,而且丝毫没有逆转的迹象。而在我国,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手机)用户净增1.26亿,达到11亿多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部/百人。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6亿,比上年增长21%。 2012年6月,手机已然超越PC机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到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比上年增长18%。而2012年中国网民仅比上年增长10%。这年,有近80%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上一次网,平均每天上网超过一小时的手机网民占63.3%,比2011年提高5.3个百分点;22%的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不少于4个小时。综上所述,无论从移动电话等终端的普及率,还是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和使用频率上看,移动新媒体在中国已经有了可观的用户群,成为覆盖广泛、超越以台式电脑为终端的网络媒体的数字化新媒体。 与此同时,据国家广电总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5日,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50%,比2011年增长0.44%;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2%,比2011年增长0.38%;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2.14亿户,比2011年增长5.42% ;数字电视用户数1.43亿户,比2011年增长24.35%。 另据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平均期印数21517.05万份,总印数467.43亿份。据世纪华文全国60城市的监测数据, 2012年全国报纸总销量下滑3.09%,所有报纸平均每城市单摊平均销量从2011年的121.53份下降至119.99份。 受制于移动互联网的覆盖面、接入速率、上网资费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价格等因素,移动新媒体作为终端和受众高度统一的媒体,目前在中国的人口覆盖率还不是最高,而且还是个持续性较差的媒体可能因为无线网络信号时断时续、移动终端电池续航能力有限等影响到其通畅服务。但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它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媒体形态,其发展速度和增长趋势不容小觑。 各种移动新媒体传播形态发展概况 从现有的移动新媒体传播形态来看,手机新闻短信、彩信手机报和WAP新闻网站正在衰退,3G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App)等形态处于上升阶段。传统网络媒体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浏览,有的还能自适应移动终端的屏幕大小,而基于HTML5开发的新闻WebApp已开始显现。 1、 手机新闻短信 1992年诞生的移动短信曾经是移动通信界革命的开端。每天以短信的形式将新闻发送到用户手机上,是移动新媒体最早的应用形式。2002年9月1日,人民网手机短信平台成功在北京试运营,是较早开展此项服务的媒体,首批开通的业务共10大类37项,包括综合新闻、专题新闻、体育信息、娱乐信息、财经信息、生活服务、铃声图片等。2003年2月1日22时32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16分钟后,新浪网把这则新闻以子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给万千客户。直到23时50分,央视一套才插播了“哥伦比亚”坠毁的新闻,比短信晚了一个多小时。这成为短信报道突发事件的一个典型案例。目前仍然有众多的手机短信新闻或者称为短信报的服务,例如人民网“今日头条”、新浪网“头条新闻”短信版等,采用包月或点播付费方式。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很方便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但毕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中国仍然不够普遍,大部分人仍在使用功能简单的手机,2G、2.5G仍是2012年中国移动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因此手机短信新闻仍然有一定的用户和市场。 2、彩信于机报 彩信手机报是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新闻信息。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彩信手机报的诞生;2008年底,全国报业推出的手机报“井喷”,达到约1500种,例如《人民日报于机报》、《新华手机报》、中国移动的《新闻早晚报》、《凤凰聚焦》、《新闻周刊》,《ChinaDaily》等。彩信手机报收取包月信息费,不收移动数据流量费,移动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SP)拿大头,报刊等内容服务商(CP)拿小头。2012年,我国手机报业务用户达到9592.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