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VIP

课下限时集训(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下限时集训(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下限时集训(十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5·南昌模拟)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C.人类活动 D.下垫面状况 2.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复杂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 读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完成第3题。 3.图中能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 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 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 (2015·四川调研)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读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完成4~5题。 4.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5.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水库面积增加 经济林面积增大 灌溉面积增加 A. B. C. D.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甲 大漠胡杨  乙 兴安林海  丙 海南椰树 丁 黄山迎客松 6.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7.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2015· 江南十校摸底)读图,完成8~9题。 8.使得雅鲁藏布江和黑龙江水文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箭头(  ) A. B. C. D. 9.能反映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0~11题 。 10.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11.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1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5·临沂检测)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材料二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干燥、风沙四起。 材料三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图。 (1)说明材料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12分) (2)楼兰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8分) 14.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 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发展。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小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2分) (2)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8分) 1.A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季风气候(季风环流)降水多导致的。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地理环境。 3.A 由图可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