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光伏产业寒冬.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光伏产业寒冬

国光伏产业寒冬:一个靠天吃饭行业的困局 2011-12-13 10:31:45 来源: 21世纪商业评论(广州) 有3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5) 过去10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狂飙突进,似乎已经让许多人遗忘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而且,靠的是别人的天。2011年,那片在欧洲上空徘徊已久的乌云,最终遮蔽了太阳。 2011年11月底的杭州,天气骤然转凉,阳光打在身上,虽然还能让人感受到一点点暖意,但已然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灿烂。而对于光伏投资者冯建中来说,寒冷刺骨的严冬其实早已来临。 早在今年初,冯建中在杭州投资的多晶硅切片厂,订单便已开始大幅减少。他本以为,那只是市场的正常波动,谁知到了年中,却几乎再也接不到新订单。并且,硅片的价格也开始一路下滑,156mm的多晶硅片,2009年时的最高价接近4美元/片,2010年底也还在3美元/片以上,但如今已经下跌至1.5美元/片。以往挨着枕头就能睡着的老冯,现在晚上经常失眠,因为,一闭眼的工夫,硅片的价格可能又下跌了。 目前,老冯已经被迫停掉了4条生产线中的2条。但看着厂房里堆积如山的硅片,他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今年已经快结束了,但我们去年的库存还有大半没消化完。这样下去,我不知道工厂还能撑多久。” “今年,浙江有将近1/3的光伏企业没有开工,一方面是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政策调整,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锐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10年光伏投资过热,大量企业盲目地投资建厂,扩充产能,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逼到了绝境。”浙江省光伏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2007年以前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咬咬牙挺过这次危机应该问题不大。但之后进入的企业,可能都会消失在这个冬天。目前,仅浙江就有200多家从事光伏产品制造的企业,其中一大半是2007年之后进入的。 老冯的困境,只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即便是像无锡尚德、赛维LDK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近期也接连传出了破产传闻。11月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在美国上市的8家中国光伏企业中,仅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仍能保持赢利,尚德电力、赛维LDK、天合光能、阿特斯太阳能、韩华新能源、晶澳太阳能等6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此前,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早在今年年初,他就已经意识到,“太阳能下半年要准备过冬了,最困难的时期是在今年下半年”,“在欧美、西方国家,太阳能现在还是一个靠政府补贴的市场;而中国现在还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哪来工厂?这句话我在过去5年不知讲了多少遍,但听进去的人可能不多。所以,我们一再呼吁,中国不能仅仅发展产业,还要发展市场”。 对于过去10年一直在狂飙突进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2011年之后,它们必须面对的,可能将是一段漫长的“阳光黯淡的日子”。 海外阳光黯淡 一直以来,中国接近95%的光伏产品都要依赖出口。尤其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一直都是国内光伏企业的主要出口国。以德国为例,2009年,其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8GW,而其中超过一半都是从中国进口。 德国一直是全球最重视光伏发展的国家,也是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战争导致的世界性能源危机,德国国内能源价格飞涨。为了缓解此次危机,德国被迫开始大力发展新的可替代能源。如今,德国已建成的17座核电站中的12座,都完成于那一时期。 然而,在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德国国内的反核声音高涨。在绿党前身“新社会运动”的带领下,无论是新建核电站,还是核废料运输,都遭到了大批民众抗议示威,甚至是卧轨拦车。最终,来自左派社会民主党的施罗德政府,于2001年颁布了“逐步退出核电”法令,确定到2022年将关闭德国境内全部核电站。 但德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并未因此减缩。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到2012年,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比1990年减少21%。这也意味着,德国政府必须开始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巨额投资和部署,而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光伏,自然成为了德国发展的重点产业。 早在1991年,德国便通过了《强制购电法》,按照该法,风电、水电的上网价格为电力销售价格的90%。而2000年,则是德国光伏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德国正式提出了全球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是,对光伏进行“购电补偿法”: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德国政府给予为期20年,0.45-0.62欧元/度的补贴,每年递减5%-6.5%。 购电补偿法的推出,真正让光伏发电开始在德国国内迅速普及。具体而言,在获得德国政府的巨额补贴之后,德国电力公司开始从居民家里购买太阳能发电,购买价格为0.54-0.624欧元/度(这一价格是火电的10倍以上,从

文档评论(0)

noj898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