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VIP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2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板书:《阿房宫赋》杜牧)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了文意,并复习了有关“赋”的知识,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读懂这篇“赋”的基础上,上一节“文言文鉴赏课”,去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之人对它的评价。   〔投影〕   (元朝)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古赋辨体》)   (清朝)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的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读之!”(《金圣叹批才子古文》)   今人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从古今之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阿房宫赋》的确很有欣赏价值。下面首先来欣赏它的结构:师:(板书:一赏结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投影〕思考:①作者写“阿房宫”,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②《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③从本文的结构中,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生边读边思考,2分钟)   师:作者写“阿房宫”,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生:(部分):写了阿房宫的建造规模、楼阁廊檐、长桥复道、宫中美女、金银财宝。 师:同学们说得比较细致、具体,如果把前半部分对阿房宫的叙写归一下类,分几个层次? 写了阿房宫的什么?   (生沉默、思考)   生1:分三个层次。阿房宫的建造规模、楼阁廊檐、长桥复道都是写宫殿,第二层写妃嫔媵嫱,第三层写宫廷的摆设。   师:表述上再简练一些。(生思考)   师生共同归纳:三个层次分别写了宫殿、美人、珍宝。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板书:宫殿—美人—珍宝)第三段重点写了什么?   生1:写秦的贪得无厌。   生2:写秦的灭亡。..   师:秦为什么灭亡?   生(部分):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腐败堕落、肆意挥霍导致亡国。   师:很好。〔板书:(秦)奢侈亡国〕   师:第四段重点写了什么?   生1:劝戒统治者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   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在劝诫谁?第三个“后人”指谁?   生2:劝诫唐敬宗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勿蹈覆辙。   师:很好。( 板书:( 唐)勿蹈覆辙)   师:《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部分):前半部分是叙事,后半部分是议论。   师:结合“赋”的特点,说说前后两部分的联系。   生(部分):前半部分是铺事,后半部分是写志。   师:“赋”的特点是“铺事写志”,又叫“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生思考)   生1:铺事是写志的基础。   生2:写志是铺事的目的。   师:(板书:(基础)(目的))   师:文章的第三段与第四段可不可以对调?为什么?   生:(沉默片刻,后齐声) 不可以。   生1:第三段是由一二两段引出的议论,紧承第三段,所以不能与第四段对调。   生2:前半部分是“现象”,第三段是透过“现象”揭其本质,穷奢极欲必然导致亡国。第四段承接第三段,劝诫唐敬宗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勿蹈覆辙。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言之成理。三四两段确实不能对调。理由是第三段的感慨是由上文宫殿的奢华与人民的贫困的对比中引申出来的;后一段的议论则以更深远的历史眼光,把一千年前的“史实”与一千年后的“现实”联系起来,生发开去。   师:从本文的结构中,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生(部分):借阿房宫的兴灭,寄托对统治者的讽喻。   师:由此看来,这篇文章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齐声):严谨、巧妙。   【点评】结构美,在于它为内容的排铺提供了舒畅的空间,并具备使前文后语有机承接的逻辑机制。授课教师抓住了这一要津,从概括《阿房宫赋》的内容入手,让学生感受课文结构与内容的和谐,其间注意引导学生审视各段文字的内在联系。教法合理,推进顺畅。“假设置换”,给学生以深入探究的机会,亦属妙着,果然有收效。   《阿房宫赋》“铺事”的材料极为丰富,作者精心切分、钩连,由物及人,再由人及物,为“写志”奠基蓄势,堪称“巧妙”。欣赏这点,似应着力强化。   师:欣赏完了《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再让我们欣赏它的语言之美。《阿房宫赋》的语言之美是众口同声的。有人说,它的语言是有颜色、有声响的。你甚至可以听到百姓的叹息声、宫女的啜泣声、帝王的呵斥声、戍卒的呐喊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去领略美、品味美吧!   师:(板书:二品语言)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