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炼字 炼虚词 炼实词 炼动词 炼形容词 炼数量词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诗眼”也可以说成是炼字的最高境界。那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或者说炼哪些字才能妙传人物心绪,抓住景物特征,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呢? 炼动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升”只能描述出明月从海平面上由低到高的渐变过程,描述的只是月亮本身。 “生” 可以理解成生产,形象生动写出了大海孕育了明月,明月从大海中冉冉升起的过程。 如(浦东新区2015二摸),结合全诗,赏析”闲煞旧蜂蝶”一句中的”闲煞”. 如(静安区2015二摸) “心共孤云远”中“远”字用得好,请对此作赏析. 炼修饰语:1、形容词 “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藤和树两个字给我们的感觉是绿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加一个“枯萎”的“枯”字,生机没了,活力死了,颜色也换成黄的了。不仅如此,加一个“衰老”的老字,连体形都变的我们无法忍受了,沧桑之感顿出。而“昏鸦”的“昏”字,不但是让光明离我们而去,而且思乡之情也渐露端倪,至于后面的“断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如:闸北区2015(二摸)”残夜水明楼”被后世称为”古今绝唱”,试加赏析. 炼修饰语 2、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副词: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题: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 “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炼数量词 2002年的高考题甲中提到齐己的《早梅》诗的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其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为什么呢? 因为“一”字炼得好!不仅暗合题目中的“早”字,而且一枝梅花傲然怒放于皑皑白雪中,愈发显得梅花是那样的清奇,香绝,孤艳,极富意境美。而从感情上,“一”字则能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那种难以言说的惊喜之情。 一个“一”字,看似平常,却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妙传了人物心绪,还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换了“数”字,是决然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的。 炼虚词 《晴景》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请赏析“纷纷”二字。 “纷纷”就写出了蜂忙蝶乱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形象描摹事物、加强情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行香子 上海道中(2015闵行二摸) 变体的问法: 闸北区一摸(2016) 徐汇区二摸(2015) 炼字类答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 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doc VIP
- 港口危险货物包装专项试卷.doc VIP
- 2024年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政策解读附件10.doc VIP
- 《电力机车制动机》课件 5-18-1 DK-2无火回送.pptx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PPT课件.pptx VIP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体化课程.pdf VIP
- 河南科技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试卷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pdf VIP
- 第十六章-会阴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安徒生童话》推进课.pptx
- 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网络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