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拓 展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⑴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 ⑵寄: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章辞采华丽。21岁中进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后又贬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唐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 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文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 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 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②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离骚》 三读诗歌 感知意象 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芙蓉与薜荔: 惊风、密雨: 敌对势力的迫害和打击。 岭树遮目、江流迂曲: 路途遥远,音信难通,归梦难成,愁肠百结。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城上高楼接大荒, 柳州城上的高楼,连接着极远的地方, 二、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望著海角和天涯,心中那种愁思,正茫茫无穷无尽呢。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 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情意。 “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 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写入了这第一联,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三、惊风乱飐芙蓉水, 狂风吹动起来,搅乱了芙蓉花旁边的江水。 四、密雨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