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八声甘州》-副本概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永热衷功名,直到改名为永,四十八岁才中进士,又只做过屯田员外郎的小官,所以世称柳屯田。晚景很惨,客死于旅店,葬于镇江。死后有“吊柳会”等纪念习俗。    柳永词在表现手法上,一是长于白描,善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二是写景、叙事、抒情打成一片;三是语言浅近俚俗。俗者以口语、俚语入词,雅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写作背景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利名、憔悴长萦绊。”          ——柳永《戚氏》 具体写作背景不详,但通过上句,我们可以得知,柳永一生为求官、为生存常年漂泊在外,思归的情思可想而知。   上片起句“登高临远”,展开画笔写景;下片结句仍是“登高临远”,涂抹重彩抒情。首尾响应,情景交融。 一、情景相生,情景相融。上片写景,景中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打成一片。 二、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篇的句首字。领字尤在词曲中常用,但象柳永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不多见。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等。 * * * 1、体会本词蕴含的羁旅行役之愁和怀人思乡之情。 2、分析本词上片写景和下片抒情的写作特点。 柳 永 (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者。他倚“新声”填词,写了大量反映市民生活、语言浅近俚俗的慢词,深受市民欢迎,以至于“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传世。    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一是发展了词体,创作了大量的新的长调慢词;二是扩大了词境,举凡山川壮丽、都市风光、羁旅行役、男欢女爱等皆可入词;三是语言浅近俚俗,扩大了词的受众面,使之在普通市民中广为传唱。 怀才不遇的杰作   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酙低唱”句,又称自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有人推荐,仁宗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酙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于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那么柳永的仕途可想而知。   此词写于柳永早年于汴京应试时。因精音律,长词曲,流连于勾栏瓦舍,遭人非议。 羁旅情愁的杰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本词写秋愁归思。 上片写秋景, 下片写归思。 《教坊记》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西凉乐。《八声甘州》是截取《甘州》中的一段,增减声腔而成。因为有八韵,故名八声。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羁旅漂泊、抒发感慨╱秋色的萧瑟凄凉╱气势磅礴,境界开阔。 两句既定下写雨后秋景的写景内涵,又定下写天边游子思归的感情基调,总起。接下来是三层写景铺叙。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 “河”,第三句写观景点“楼”,主景是远处的连绵群山所形成的“关口”,和群山间蜿蜒流淌的“黄河”,夕阳打底色。雄阔、苍茫、凄凉。以上仰望,以下转俯视。 苏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二句是他这幅清秋巨画中的特写。秋雨后登楼所见是红花枯萎、绿叶凋残,大自然最美好的色彩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颜色。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二句视线又拉向无限远处,“无语东流”,长江也改变了往日的模样,不再摧枯拉朽,而是象凝愁一样默默地向东流去。二句对上片写景作了有力收束,为下片抒情作了充分铺垫。    三层铺叙,三层渲染,将秋雨秋风、秋山秋水、秋花秋草所染成的秋色写向无边,秋意写向无限。那么,词人的旅愁归思也就在这空间里弥漫开来了。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三句点出归思,在下片中又有总起意味。接下来由游子思归、佳人盼归,一实一虚,两幅画面交互进行,来写足“归思”。  交待产生归思的缘由。“年来”写时间之久,“何事”对自己漂泊的意义产生怀疑,“苦”字写明知漂泊无益,又身不由己,“叹”字则流露对身世命运的伤感之情。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视角转换,写佳人盼归。词人把“佳人”的相思想象成一个生动而丰富的情景。“误”字用得妙。表面写佳人对作者的盼望,实际是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怀念。 争知我,倚栏干处, 正恁凝愁。   又折转回自身。心有灵犀,异地同心,我思伊人,伊人思我。   两地双向去写,不仅使行文跌宕萦回,而且将归思写深、写透、写足。 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