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话题:虚构 真实———虚构———真实 * 有人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有人说,真实是文学的生命。高考也要求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不能胡编乱造。 事情是假的,但让人感觉像真的一样, 把虚构巧妙地伪装起来。 事情是假的,但让人感觉像真的一样, 把虚构巧妙地伪装起来。 四大名著里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虚实比例:实(%) 虚(%) 《水浒》: 5 95 《西游》: 2 98 《红楼》: 0 100 《三国》: 75 25 ⑴煞有介事,写得像真有其事,尽管内容是荒诞不经的,如博尔赫斯《沙之书》; ⑵老实承认自己的小说就是虚构,是自己脑子里的产物,像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⑶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暧昧态度,像卡夫卡《变形记》。 不论哪一种情形,小说家都意在通过一个虚构的世界,呈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谎言,并通过这个谎言,艺术地告诉我们一个时代的真实。 《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内容简介:穷乡绅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决定仿效骑士的生活。他选了一个村姑(杜尔西内娅)做意中人,说服本村的一个农民(桑丘)做自己的随从。于是,堂吉诃德穿上盔甲,骑着瘦马,出门行侠。结果演出了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等许多闹剧,吃了无数苦头,直到临终才清醒过来。 (1883年---1924)奥地利人,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变形记》 长篇小说:《美国》 《城堡》《审判》 当下的人们一旦遭遇困境时,就会自然地想起卡夫卡。 《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一个正常人失去本质,异化为非人。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由人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 而这是真实的。 中国 《城堡》: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它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其中有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还有一些闲杂人员。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城堡》中,主人公连正式的姓名都没有,一个字母K就代表了他的全部。我们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模样,年龄有多大,个儿有多高,身材匀称不匀称,皮肤是黑还是白…… 但读完小说后,对于K的真实性,我们毫不怀疑,因为他的遭遇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K。传统小说家竭力把人物刻画得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卡夫卡则漫不经心地将K写成了无足轻重的符号。然后,谁又能说传统小说笔下的人物就一定比K更真实呢? 《审判》中,主人公K是一家银行襄理,三十岁生日那天被莫名其妙的逮捕,没有逮捕的手续,没有说明逮捕的罪名,也不知道审判的主审法官,却仍可照常生活与工作,只需在审讯时出庭。K自恃无罪,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在他三十一岁生日前夕,他被法院派来的两个差役押至人迹罕至的采石场屠杀。 有人说:我们都是K,都在被审判。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表达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现实) (加工) (更高) 幻想即是现实,现实也是幻想, 生活之中处处有奇迹。 虚构比真实更真实。——余华 故事 情节 人物 情感 精神思想 * * * 现实是坚硬而无法逃避的,一个作品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真实,不单看作家对现实的洞察程度,还要看作家是以什么态度来与现实相遇的,这种洞察程度与态度就体现为作品中蕴含的作家的情感和精神,如以战争为题材的几个作品。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可以虚构故事,情节,人物,他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却是不能虚构的,真实性也由此而贯彻出来。 我们称之为矫情的艺术的,就是虚构了作品内在的情感,精神,以及与现实的关系而造成的结果。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年输变电工程设计竞赛创新亮点.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pptx
- DB4413T 29-202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docx
- 2025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pdf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汇(共 688个 ).doc VIP
- 耐药结核病全口服短程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江苏海博BRITORK HQT电动执行机构说明书1308版.pdf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VIP
- 课件大师速写人物头像.pptx VIP
- Onkyo安桥PR-SC5508中文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