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科 黄燕 王亚飞 操作口诀 判断呼救, 畅通气道, 扣紧面罩, 正确挤压, 观察记录。 * * 心肺复苏术 BLS 概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是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急救措施的总称。 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救愈率45%或更高 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者,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复苏存活可能性微小 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4—6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 不宜CPR者 肋骨骨折 胸壁开放性 损伤 心包填塞 胸廓畸形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主张 更强调尽早的有效胸外心脏按压 速率 ≥100次/分 深度 成人 ≥5cm 婴儿和儿童按压幅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 步骤由A→B→C变为C→A→B 快速检查有无呼吸,删除流程中的“看、听和感觉” 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流程 判断意识 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 启动BLS(确定环境安全) 医院内: 通知更多的医生护士(4~6人),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 “来人呐! 救命啊!!” 判断心跳 检查近侧颈动脉有无搏动,位置:气管正中旁开2cm处,气管与胸锁乳突肌沟壑内 时间:5~10秒 简单快速判断有无呼吸,胸廓有无起伏(扫描),(取消“看、听、感觉呼吸”)判断心跳和呼吸总时间不超过10秒 体位摆放 仰卧位 地面或硬床板上 头、颈、身体在同一轴线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掌根 手指 翘起 按压方法及姿势 掌根 重叠 交叉 垂直 快速有力 深度≥5cm 频率≥100次/分 按压比例30:2 (30次大概18秒) A (airway)开放气道 清除口腔内异物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最常用) 仰头抬颈法 双手托下颌法(颈部外伤者)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最常用) 一手掌的小鱼际肌置于患者前额,另一只手食指、中指置于患者下颌骨下方,两手合力使头后仰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头颈部外伤) 双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双手食、中、无名指放在患者下颌角后方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或向后托起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B(breathing)人工呼吸 口对口 口对鼻 口对口鼻(婴幼儿)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持续吹气1秒 按压/通气比 30:2 (双人 儿童/婴儿15:2) 成人吹气量约500-600ml 儿童6-8ml/kg 球囊面罩给氧流量8-10/L 频率 10-12次/min 当 高级气道建立(如气管内插管)则通气8-10次/分 口对口呼吸—操作要点 →捏鼻 →包口→气匀(1秒)→上抬 →松手 1 3 2 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面罩 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E-C手法——开放气道, 固定面罩防止漏气 持续吹气1 秒,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肺内,球囊挤压、放松呼吸时间比1:1。 以见到胸廓起伏为宜,避免迅速而强有力挤压球囊,导致过度通气或胃胀气 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 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握住球囊中部,1L挤压气囊1/2到2/3,2L挤压1/3。 再次评估 单人∕双人: 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估,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更换时间不超过10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