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 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 持干燥,距离大于10厘米。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 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 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 2.胺碘酮 首剂量: 300mg 第二次剂量: 150mg 3.利多卡因 复苏指南推荐利多卡因作为无胺碘酮时的替代药物 用药方法: 初始剂量: 1-1.5mg/kg 静脉注射 5-10分钟后仍室颤,可0.5-0.75mg/kg重复给药 总共剂量:3mg/kg 4.阿托品 5.碳酸氢钠 最适宜的剂量:应根据血气分析,依代谢性酸中毒 的严重程度而决定 一般首剂为1mmol/kg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ml含 碱量为 0.6mmol)。随后依需要每隔15min重复首次 剂量的一半 “宁酸勿碱”尽量保证充分通气和有效胸部按压,而 不要过早、过多地使用碳酸氢钠。 CPR 10分钟内不给碳酸氢钠 1.高热的控制 复苏后72h内的体温升高均应进行积极治疗 研究表明,体温在37℃以上时,每升高1℃,不良神经学结局的风险便增加 应积极采用药物或主动性降温等方法,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 对于复跳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自发出现的轻度低温(>32℃),也不必主动升温 2.治疗性轻度低温疗法 适应症 室颤性停跳、恢复自主循环后仍无意识的成人患者 非可电击性(PEA/心室停顿)停跳、复苏后仍昏迷的成人患者,低温治疗也可能有益 目标温度和时间 目标体温 中心体温控制在32~34℃ 启动降温时间 越早越好,有主张CPR期间及转运途中即开始 持续时间 至少持续12-24小时 降温方法 体表降温利用降温毯或降温头盔降温 方法简便无创 达到目标体温时间长 静脉快速输注冷却的晶体溶液 可以更快地将中心体温精确控制在目标体温 复温 12~24小时后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每小时回升0.25~0.5℃为宜 避免复温过程中发生高热? 基本目标: 保障充分的氧供 维持正常PaCO2水平 建议: 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 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5mmHg 复苏期间任何时候发生的抽搐/肌阵挛均应积极控制: 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苯妥英、异丙酚或巴比妥类 近年较多用异丙酚持续静脉输注 不主张常规使用肌肉松弛剂 复苏后高血糖与不良的神经学预后之间有强烈相关性,尚不能肯定血糖控制在何种目标水平最恰当 复苏后的昏迷患者存在发生低血糖后不容易被及时发现的风险。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10mmol/L水平是比较合理的 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评分(CPC): 1级:脑功能完好 2级:中度脑功能残障 3级:严重脑功能残障 4级:昏迷及植物状态 5级:死亡(脑死亡) 3级:严重脑功能残障: 清醒,但需依赖他人的日常帮助,保留有限的认知力 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各异:或可以行动、严重记忆紊乱或痴呆,或瘫痪而依赖眼睛交流,如闭锁综合征 4级:昏迷及植物状态: 无知觉,对环境无意识,无认知力,不存在与周边环境的语言或心理的相互作用 5级:死亡: 确认的脑死亡或传统标准认定的死亡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 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 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 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 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 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CAB”(胸 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 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 苏术 复苏有效指征 1.可扪及颈动脉搏动 2.扩大的瞳孔回缩 3.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4.神志逐渐恢复,出现瞳孔对光反射 5.面部、口唇、甲床、皮肤色泽转红润 终止心肺复苏操作的指标 1.复苏操作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