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养生调治原则 9.1 未病先防 对高危人群的健康者,如有躯体形式障碍的家族遗传史,个性为神经质者,等等。 进行了全面医疗检查排除潜在的躯体疾病。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环境。 偶遇较大精神刺激或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锻炼,多做运动。 9?养生调治原则 9.2 欲病早治 首先要进行彻底的医疗检查。根据所获检查结果和患者共同讨论。 无新症状或体征出现,复诊是避免转诊给专科医师。 对躯体主诉的最好处理方法是患者定期地与经治医师接触。 采用相应调治措施 9 养生调治原则 9.3 已病防变 认真分析疾患的特征,明确诊断。 搞清疾患的发展及演变规律。铭记先贤“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明训。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调养与调治。 9养生调治原则 9.4 瘥后防复 坚持长时间,足疗程的养生调治。 切忌病愈或有好转即停养生调治。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1一般处理? 通常患者以前已在自己的经治医生那里进行了全面医疗检查,可以排除潜在的躯体疾病。如没有做过,则首先需要进行彻底的医疗检查。根据所有的检查结果和患者讨论他们的症状,如果没有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复诊是避免转诊给专科医师。对躯体主诉的最好处理方法是患者定期地与经治医师接触。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2 心理治疗? 10.2.1 支持性心理治疗 开始要耐心细致的听取患者的诉述,让他们出示各种检查结果,持同情关心的态度。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信赖医生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认识其疾病的本质不是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障碍。 在认可接纳患者确实存在明显躯体不适感的基础上,对疾病的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避免纠缠于讨论症状本身。 另外,环境的转移,生活方式的改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做另一种有趣的事情,也可获得一定的改善。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2.2 认知疗法 首先要让患者认识到,虽然病痛是他真实的感受,但并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对生命、健康不会带来威胁; 要纠正错误的认知,重建正确的疾病概念和对待疾病的态度,学会与症状共存; 要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尽量忽视它; 并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其他社交活动。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2.3 精神动力疗法 精神动力学派认为,慢性心因性疼痛是一种情绪的反应,象征着患者好斗性的升华或失去心爱物的反应,疼痛能使其压抑的内心冲突找到寄托。帮助病人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2.4?环境及家庭治疗 调整所处环境,对矫正疾病行为、发展健康行为很重要。 医生要协助病人增强对社会环境和家庭的适应能力,鼓励病人努力学会自我调节,尽早摆脱依赖性。 指导配偶和亲友对病人的正确态度:既对病人疾病和痛苦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同情,又要避免过于渲染疾病和痛苦,不要受其支配,建立积极、关心、和睦的家庭气氛。 对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也较为有效的。有研究表明,短期或长期的家庭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是十分有效的。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2.5?催眠暗示疗法 对某些暗示性较强的患者可以试用。一般认为单用催眠治疗效果不大,疗效也不持久。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3?西药治疗(一) ? 针对某些躯体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即佐以涉及各系统症状的相应药物,例如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分别来减轻消化、呼吸系统症状。但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主要是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且与躯体症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单纯心理治疗起效较慢,故抗焦虑、抗抑郁药宜尽早使用。原则是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以防干扰或加重原有的躯体症状,并应注意病情恢复后的巩固治疗。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3?西药治疗(二) 国内有人报道阿米替林50~100mg/d,2周内有效率可达88.8%,多塞平(多虑平)为87%。其疗效机制大致有3种解释:首先,通过缓解焦虑起效,但一般抗焦虑药效果不显着,只有三环类效果明显;其次,疼痛和躯体不适只不过是抑郁症状的一部分,抑郁缓解后症状也随之消失;最后有研究发现,感觉/疼痛阈的降低与5-HT的水平下降有关,三环抗抑郁剂可阻止5-HT的再吸收,因而提高了感觉阈值;据此推测三环类有独立于抗抑郁作用的镇痛效应。 10 中西医结合养生调治方法 10.3?西药治疗(三) 用抗抑郁剂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要注意以下几点: 7.3.1?剂量要小,如阿米替林每天50mg即可奏效,其他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米帕明(氯丙咪嗪)等有效,但前者因有较强的镇静效果更易被接受。 7.3.2.为减轻副反应,加深睡眠,便于日间活动,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