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文学学习资料.doc
先秦文学学习资料
中央电大文法学院 胡正伟第一编 先秦文学
1、 中国文学的源头
远古歌谣和神话,被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可惜的是,中国传说时期的文学没有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钟鼎铭文,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直到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2、先秦文学的形态
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而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说理散文、历史散文逐渐成熟。中原的《诗》与楚地的《骚》共同奠定了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指实。
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文化主要承担者,包括文学作者,也因之不断变化。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期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春秋战国之际,分封制度的解体,导致了上层贵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层庶民地位的上升。于是,在贵族和庶民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人数迅速增加,社会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的繁荣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4、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先秦文学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1)夏商文学是与彼时的原始文化紧密联系的。完整的诗歌出现了,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的特点;巫史文化的昌盛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
(2)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殷商文学中的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减弱了,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以《春秋》、《左传》、《国语》为代表的历史散文,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的说理散文,以《诗》为代表的诗歌艺术,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了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
(3)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纵横、杂、小说诸多学派从不同的出发点,分别探讨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其中,以道家的庄周、儒家的孟轲与荀卿、法家的韩非、以及纵横家最为重要,体现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首先,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其次,以士为主体的文化中心自觉创作意识大为增强,并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学风格。//战国时期,除诸子之外,楚国屈原的诗歌创作达到了《诗》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5、《诗经》的结集和流传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2)用诗。《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简言之,“诗”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传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并成为官学。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6、《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郑樵言: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方、区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就是各地的地方土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位淄博六中姓名魏林坤.ppt
- 炎炎夏日-送你宽频晒后舒缓喷雾.doc
-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图书馆读书知识竞赛试题.doc
- 灵宝一高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 贵阳·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荔波小七孔景区·西.doc
- 直航-巴厘岛&新加坡六天浪漫之旅.doc
- 石门实验学校2012年招生工作答家长问.doc
- 如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举例(二).doc
-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评审组结题评审意见认为该项研究的主要特.doc
- 现代心理学与企业管理.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