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系杂交中稻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doc
                    两系杂交中稻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
  摘要 介绍杂交水稻皖稻153亲本特征特性,阐述其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安排高温时段抽穗扬花,培育素质匀称的多蘗壮秧,宜早喷施九二○,抓好稻瘟病和黑粉病的绿色防控措施等,以为皖稻153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051-01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用1892S与RH003配组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8013),该组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4.2 d,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较优,从2009年开始连续4年在江西省宜黄县夏制,2009年制种面积10 hm2,2010年制种面积66.7 hm2,2011年制种面积133.3 hm2,2012年制种面积166.7 hm2,收获产量平均3.75 t/hm2,最高的达4.5 t/hm2。 
  1 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1892S株型紧凑,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大粒多,主穗250粒左右,平均160粒左右,耐高温,对九二○钝感,花期长,花时早,10:00开花,花时集中,午前花多,柱头外露率高,授粉能力强,易感稻瘟病和黑粉病。夏制5月20日播种,播始历期75 d左右。父本RH003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花期长,花粉强,对九二○敏感,夏制5月10日播种,播始历期85 d左右。 
  2 选择适宜抽穗扬花期,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根据亲本特性及宜黄历年气象资料,夏制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上旬,宜黄县4年的实践表明,8月上旬遇高温则丰产,2009—2011年连续3年逢高温,平均产量达3.75 t/hm2,而2012年连续雨日多,温度较低,平均产量3 t/hm2,减产明显。第1期父本5月10日播种,第2期父本5月18日播种,母本5月20日播种,时差10 d,叶差2.5叶,结果父母本于8月2日始穗,花期相遇良好。 
  3 培育多蘖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肥力中上、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推广父本分基地集中统一育秧,母本制种农户分散育秧,保证秧苗素质的整齐度,父本用种量7.5 kg/hm2,母本用种量22.5 kg/hm2 [1]。播种前1 kg种用1 kg 45%三元复合肥施好底肥,采用多效唑 拌 芽或1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以培育多蘖多秧,2叶1心时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 kg/hm2作断奶肥,栽前5 d施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确保每粒谷秧有2个以上分蘖。 
  4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父母本行比以2∶14为宜,厢宽2.6 m,父本行株距26.4 cm×19.8 cm,母本行株距为16.5 cm×16.5 cm,父母本间距19.8 cm,父本插2粒谷秧,母本插1粒谷秧[2]。 
  5 加强大田肥水管理,搭好丰产苗架 
  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中后期控制施用氮肥的原则,施45%三元复合肥450 kg/hm2作底肥,母本栽插后15 d施45%三元复合肥300 kg/hm2作追肥,幼穗分化5~6期对苗色较差的补施尿素75 kg/hm2;因母本感稻瘟病,尽力控制氮肥用量。水分管理要求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和后期贪青苗。 
  6 预测和调节花期 
  根据皖稻153双亲幼穗发育特性,花期预测以前期(3~4期)父、母本基本持平,中期(5~6期)父本比母本慢1~2 d,后期(7~8期)父、母本持平为宜,做到早剥检,早预测,早调控,以调节父本为主,母本不宜采用肥调,以防稻瘟病危害。 
  7 综合防治病虫害 
  首先,采用保鲜洁或强氯精浸种消毒处理;其次,施肥以45%三元复合肥为主,尽力控制尿素施用尤其是中后期,科学管水,大田喷好2次混合药[3]。第1次在母本够苗时,用爱苗(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 mL/hm2加40%三唑磷1 200 mL/hm2防治纹枯病和螟虫;第2次结合第1次喷施九二○进行,用神约(50%吡蚜酮)450 g/hm2加75%三环唑600 g/hm2及克黑净防治稻飞虱和稻瘟病、黑粉病。 
  8 科学喷施九二○,人工辅助授粉 
  喷施时期以母本见穗5%为宜,不能超过10%,一般用量600 g/hm2,分2次连续2 d喷施,每次喷施300 g/hm2,因父本对九二○敏感,第1次只喷母本,第2次父母本均喷。喷完九二○后第3天开始用竹竿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天赶粉2~3次,从10:00开始至12:30结束,连续7~10 d。 
  9 除杂保纯,确保优质 
  必须确保基地隔离条件,做到集中连片,尤其是四周100 m以内无中稻种植田块,亲本种子纯度应保证99.5%以上。在喷施九二○前后3 d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